候芷明:中国人不应忘记中国还是共产党制度

0:00 / 0:00

法国著名汉学家候芷明教授出席了日前在丹麦举办的《中国公民社会建设》国际研讨会。会后,记者就这次会议的结果采访了候芷明教授。

法国著名汉学家玛丽·候芷明教授,从七十年代中期留学中国起就关心中国社会的民主化问题。

为此,她和很多中国的异议人士,如魏京生等人就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她在欧洲为传播中国要求民主化的声音,呼吁法国和欧洲社会关心帮助中国的异议人士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一九八九年六四天安门事件发生后,她更为广泛、直接地帮助过很多异议人士,乃至普通的中国难民。

记者获悉,九月十四号到十六号,候芷明教授亲自参加了在丹麦举行的《中国公民社会建设》国际研讨会,为此,记者在会后特别采访了她。

关于她为什么会参加这次研讨会,候芷明教授对记者说:“我为什么愿意参加这个研讨会,因为中国国内的状况比过去几年更严重了。倪玉兰女士对我们讲了她现在的状况。听这个勇敢的女士跟我们讲她所面对的困难,我们实在是都要掉眼泪!她现在就是找一个住的地方都非常困难。如果哪个房东愿意租给她一个房子,那么那些警察马上就会去进行骚扰。她给我们讲了很多详细的问题,生活方面具体的困难,这个是二十一世纪不应该存在的事情!所以我们在国外享受自由,享受言论自由,行动自由的人不得不做事情。如果这些能够起一点点作用,那么我就更是一定要去做。”

关于她对中国社会现状的看法,以及三十多年来欧洲和西方社会对中国问题的态度的变化,候芷明教授说:“当然每个时期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因为我开始关心这些问题的时候是在冷战时期,到现在已经三十五年。冷战时期这个价值观是非常清楚的,一方面有民主自由,是好的;另一方面有共产党,是恶鬼,是坏的。这么说虽然太简单,但是,当时的概念是非常清楚。现在完全不一样了,现在西方和西方人大多数人都只是使用共产党过去式,就是过去共产党怎么样,他们都会忘记,现在中国还是一个共产党制度,还是一个独裁制度。他们都只是考虑现在中国是一个市场的好机会,政治问题是次要的,利益是主要的。跟过去比起来,当然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是有所改善,但是从政治角度来讲,他们的状况比过去的异议人士还更糟糕。”

为此,候芷明教授更强调说,这个问题不只是异议人士的问题,而是每个中国人的问题,所以中国人,乃至关心中国问题的中国人的朋友绝不能够忽视这个问题。

(特约记者:天溢 责编: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