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诗人贝岭谈科隆文学节——与中国的另类对话

流亡海外的知名诗人贝岭多年来穿梭于欧、亚、美洲大陆,为诗歌、为理想,也为生计。最近,他再次来到德国,参加在科隆举办的文学节,并接受采访。

一位中文文学评论家说,流亡诗人贝岭多年来在欧亚美大陆间的流亡漂泊,有朝一日一定会如古代诗人李白那样入画、入册。

入画,是因为他在东西南北穿行中所携带的中国士大夫的气质,所穿着的带有唐装及文人色彩的独特服装。

入册,是因为他在不同的语言、肤色中,在媒体、艺术家,乃至政治、人权团体等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中所展示的文学追求、感情冲动和诗歌呼唤。

当“去年燕子天涯”还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今年贝岭却又再次来到德国。这次,他是七月离开台湾到达法国巴黎,一个半月后又到德国。这次,他依然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十月一号晚又要暂时离开德国去捷克参加一个会议。在他穿梭的缝隙中,记者再次采访了贝岭。

关于他这次到德国,贝岭介绍说:“我是在九月中旬来到德国,正好在科隆有一个新创办的‘世界艺术院’举办一个文学节。这个世界艺术院的创始会员中包括了现在在德国的流亡作家廖亦武。这个文学节是个一天的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和文学的复合的对话活动。它的名字叫‘迷失的声音——与中国的另类对话’”

对于这个活动,贝岭介绍说:“这个活动大概邀请了十位来自中国和流亡在欧美的中国作家,和从中国来的诗人,其中也包括了一些艺术家、电影导演,以及德国的诗人、小说家、艺术家和博客作者。里面包括了旅居伦敦的中国小说家马健,旅居柏林的作家廖亦武,二〇一一年在茉莉花革命在被拘捕的从中国国内来的作家冉云飞,正在科隆做驻市作家的,曾经在六四坐过监狱的独立作家野夫。另外也包括从中国来的著名博客作家李承鹏,女诗人李承恩,做电影和艺术的李心沫……。”

贝岭说,岁月、环境,生活的经历,让作家们对于价值和美学的感知上产生了很多不同。

对此,他说:“这些人在整个的过程中有了一个非常多元的对话。但是我必须说的是,这个对话留下了很多的遗憾。在对话和对谈中实际上涉及到了很多美学问题,这也就是说在中国的作家中的一些人和在国外的流亡作家他们之间产生了一些认知对和对于中国社会变化的视角上的分歧。比如说来自中国的女诗人李承恩,她在会议上介绍说她做的一个记录片,这个纪录片强调在西藏的藏人是在的幸福指数在中国人中是最高的。她谈到了蓝天、白云,谈到了自然环境……。这恰恰和在海外的流亡作家对于西藏的认知是根本不一样的。就我所知,我们在世界上看到的是,流亡的藏人和在西藏的藏人他们认为他们是在所谓大中国环境中痛苦指数最高的。因为我们看到了一百多人自焚,看到了在那里文化的被毁灭,包括语言的失离。这些部分却都不能够被中国的所谓诗人和作家在那个环境中意识到,并且从他们的作品中看到。”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天溢由德国发来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