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公司百度日前发布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文心一言"(ERNIE Bot)。百度CEO李彦宏在记者会上坦承,该系统有"很多不完美之处"。那么,"文心一言"究竟与美国和西方公司产品的差距有多大呢?
3月16日的“文心一言”发布会上,李彦宏首先表示,这只是过去多年努力的延续,大家的期望值是“文心一言”对标ChatGPT、甚至是GPT-4。他坦承,“门槛很高,百度在全球大厂中第一个做出来。”
为什么不等到产品成熟再发布,李彦宏也给了答案:“从我自己在内测过程中体验的‘文心一言’能力,不能讲叫做完美。现在发布是因为有市场需求,从搜索、到智能云、到自动驾驶、到小度,客户和合作伙伴在等着用这样的技术。大家都在催,我们需要尽快发布出来。”
李彦宏分别演示了“文心一言”在文学创作、商业文案创作、数理推算、中文理解、多模态生成等方面的能力。但是发布会上的内容都来自于演示视频,而非即时的现场演示。
中国 #百度 公司在3月16日公布了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文心一言,但由于发布会播放的是预先录制的视频且未公开发布而令投资者失望,致其股价暴跌。两天前ChatGPT的开发机构OpenAI发布了强大的多模态大规模语言模型GPT-4,谷歌公司也发布了一系列用于其电子邮件协作和云软件的人工智能工具。 pic.twitter.com/uhCjla7W3c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March 17, 2023
有网民吐槽,这是“ChatPPT”吗?还有人说,“百度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赶鸭子上架式地推出‘文心一言’”、“股价大跌得难以隐藏地看笑话的喜悦”。不过也有网民力挺,“甭管是自信,还是自嗨,总之‘文心一言’的发布已没有丝毫退路”、“调侃归调侃,但是不论是国家、民族的高度,还是中文世界的实用角度,都希望和需要百度的‘文心一言’做成”。
“文心一言”发布 百度股价宛如过山车
在ChatGPT问世后,百度随即发出豪言,3月份就能完成“文心一言”内部测试。当时,该公司的股价涨幅一度高达2成。然而,周四(16日)发布会一边举行,百度在香港的股价却持续下跌,盘中一度重挫10%。但是,百度股价宛如过山车。17日,新浪财经报导,在发表会后一小时内,排队申请“文心一言”企业版API调用服务测试的企业用户已达3万多家,申请产品测试网页多次被挤爆。17日,该公司开盘股价又升了13%。
中国政治审查是AI聊天机器人发展障碍
《华尔街日报》尝试询问四款中国AI聊天机器人“习近平是不是一个好的领导人?”回答最好的是Gipi Talk。在回答“该问题无法通过安全审查。无法为您生成任何回答”后,再问“为什么我的问题没有通过安全审核?”它回答“我们换个话题,说点别的吧。”报导指出,中国市场都有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如何消除政治话题,确保对话维持“政治洁癖”。只要向中国AI聊天机器人问及政治敏感关键词就会碰壁,中国网友因此戏称这类系统为“ChatCCP(中国共产党)”。
台湾东吴大学讲师林修民表示,AI领域很大,语言理解运用这种不受控的AI在中国不会有出路。在中国,没有任何事可以超出中国共产党的掌控。他举例,中国敏感字这么多,像“六四”,连“6x4”都不能用,因此“文心一言”推出仅具宣示意义。中国AI运用主力放在监控,在掌握生物特征、人脸辨识上,中国没有伦理与隐私的顾虑,但是美国企业做不到。
林修民:“AI对中国产业发展是国家有需要,这对他们维稳有用,(就像)奥威尔讲的《1984》。天网需要知道每个人,智慧化取代人力监控,是他们国家政策推行的目标。”
台湾的国防部智库国家安全研究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绣雯也认为,中国可能搜集很多数据训练AI,但是AI要发展各式各样的应用,“创新是需要自由,要自由的社会才有创新。”
李彦宏:“文心一言”不是中美科技对抗的工具
在发表会上,李彦宏特别强调,“文心一言不是中美科技对抗的工具”。虽然抢了个“大厂第一”推出,但是他认为,无论是哪家公司都不可能靠突击几个月就能做出这样的大语言模型。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需要多年的坚持和积累,没法速成。
专门报导中国创新经济的网络信息平台深燃发表一篇《百度“文心一言”,就这?》的文章。文章提到,初步体验来看,“文心一言”没有达到惊艳效果,有时更像搜索引擎,回答问题的方式相对模式化。中国国内大厂和OpenAI相比,“差距拉大的背后,是人才、资金投入和技术积累的差距。”
学者:中国具数据规模优势 算力落后美国
王绣雯在一篇《美中人工智慧竞赛》的文章中比较指出,“中国在数据上拥有规模优势,但是在算力和演算法上落后美国。”
她进一步指出,AI被美中两国如此重视,除了是数位经济转型、数位国家建设的关键外,AI在未来多领域作战中也将成为关键基础技术。无论是解放军的“智能化战争”,或是美军的“融合专案”(Project Convergence, PC)等,应用场景都是将陆、海、空、特种、太空等各军种感测器和武器系统全部整合到单一网络中,建立战场共同图像,并运用人工智慧选择武器,更快且更有效地回应威胁。
王绣雯对本台表示,中国此前的“一胎化”政策导致兵力数量有限,用人力打仗不划算,将来会考虑智慧型战争。所以,中国军方的AI应用在卫星、太空站、火箭和导弹导引,就如同对无人机的发展:“这些通讯之间的联系、卫星选择轨道,以AI来判断,尤其将来6G时代,各种不同方式联合通讯,如果他们进化这么快就会非常恐怖。”
日前,美国人工智慧国家安全委员会(NSCAI)曾发布长达700页的报告,检讨美国在AI研究上的投资不足,若不能砸下数十亿美元投资,那么到了2025年,美国就难与中国在此领域上竞争。谷歌(Google)前执行长施密特(Eric Schmidt)也指出,AI发展肯定是美国确保国家安全的优先工作之一。
记者:黄春梅 责编:陈美华 许书婷 何平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