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暑假已然到来,平日学业繁忙的莘莘学子们终于可以空闲下来。但中国的中小学生们可没有那么轻松。中新网23日报道,中国各城市出现暑假兴趣班报名火爆的现象,甚至有家长给孩子报了八个兴趣班,一周七天每天都上课。中国的家长为什么要把孩子的暑假填得如此之满?
补学习、补见识、补特长、补体格……暑假似乎是中国学生们进行“大补”的重要时刻。为了填满孩子的暑假时光,很多家长“烧钱”给孩子报名各种兴趣培训班。中新网23日报道举例说,广西柳州的秦女士就花费超过四万元人民币安排女儿前往美国游学还有参加暑期培训。
印度去年一部名为“起跑线”的电影在中国引发很大的讨论,还有中国家长的强烈共鸣。电影里,主角夫妇使出浑身解数,为的了就是让孩子能够上好的幼儿园。而电影中的情节也恰恰正在中国上演。中国社会流传的时髦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正是中国家长“砸钱”,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学习班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那么,中国家长为什么那么害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人 ” 呢?
旅美中国律师彭永峰表示:“通过升学在中国社会当中走到较高的社会层次是一个相对来讲比较简单、公平的道路。大家可以通过学习的竞争来谋一个好的工作,所以很多人就会孤注一掷,把宝押在这条路上。”
彭永峰律师建议中国政府把教育完全放开,允许民间社会的参与,这样才能解决中国的教育怪象这个社会难题。
“包括从教课的内容、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从学校选择学生的标准条件到程序,让个体来自己做主,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
中新网周一的报道说,学生在暑假“大补”的结果就是孩子们无法休息,家长也不堪重负。文章批评一些校外培训机构举办超前教学培训班,刺激家长的焦虑,还有游学机构举办的价格虚高、教程蜻蜓点水的研学旅行。
报道认为,家长们应该配合国家和学校为中小学生“减负”(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和心理负担),尊重教育规律,让孩子遵循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如何度过自己的暑假,切勿将孩子的成长看作是堆砌时间和金钱的“烧钱游戏”。
中新网发表这样的报道是不是意味着中国政府会在教育方面进行改革呢?
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一个,政府可能真有想法是让小孩子压力不要太大。另一方面,因为教育的恶性竞争确实给很多不法分子以‘教育’的名义赚钱,而办这种产业的往往都是有背景的教育工作者形成的产业链,我觉得他(政府)要打击这个作为反腐的一部分。同时,在经济不好,家庭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向家长派定心丸:不要操心暑假的各种班,没有太大的意义,不要花这个钱。”
暑假过度的补习源于中国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极度重视,拥有先进教育理念以及大量顶级高等学府的美国是不是也把学生们的暑假填得满满的呢?
夏明告诉记者:“中美一比较其实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差别最大的地方是阶级差异。上层阶级、中上阶级、下层阶级对子女的培养的差异大于美国和中国的差异。中国精英家庭把孩子送国际学校、去自然旅行、夏季到海外旅行,还有各种兴趣班。这些在美国也是一样的。”
中国家长在孩子教育上所作的牺牲可谓非常壮观。去年在朋友圈热传的一篇名为“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说,一位在企业当高管的妈妈一个暑假就在孩子身上花了三万五千元人民币,她也因此新衣服也快不敢买了。但这位妈妈说,“痛苦的是你花了,心疼得不踏实;不花吧,对不起孩子更不踏实!”
如果中国政府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家长的焦虑,相信中国的暑假培训班产业还会继续壮大,家长们会为平息焦虑而继续“砸钱”,学生们也会在暑假里不停地忙碌。
(记者:韩洁 责编:申铧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