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对韩国提出的“泡菜”申遗发出警告,指称韩国泡菜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说法并不符合事实。并提醒说,错误的消息可能会被商业利用,若再继续炒作时,韩国的该申遗将会立刻出局。
今年3月,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泡菜及越冬泡菜文化”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虽然最终结果将于今年12月在阿塞拜疆举行的第八次会议上揭晓,韩国传媒早在两星期前的10月24日已报道了申遗成功的消息。
这是继去年的申遗失败,经过改名之后获得的成功。据了解,去年的申遗重点为泡菜,今年改为“泡菜及越冬泡菜文化”,所以重点在于腌泡菜的越冬文化,但是韩国传媒在上月报道当时特别强调泡菜,让人有一种泡菜获得申遗成功的错觉。
与“泡菜”申遗报道的同时,韩国政府向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宣传韩国泡菜的中文更名,从此以”辛奇“的中文名取代韩国泡菜,并且注册相关商标。与此同时,韩国民间团体在美国主要报张刊登广告,提议在周末来盘韩国泡菜。
上述的一切都在说明,韩国对泡菜及越冬泡菜文化的申遗是志在必得,并且申遗的重点就是泡菜。
对于韩国传媒的炒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发出警告,明确地指出,韩国泡菜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说法不符合事实。该错误的信息可能会被商业利用。教科文组织还说,若再继续炒作时,韩国的上述申遗将会被立刻出局。
负责申遗的韩国文化财厅最近承认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警告,同时也对强调泡菜申遗作出了说明。文化财厅的负责人说:“在泡菜及越冬泡菜文化的申遗当中,泡菜是最主要的主题,因此会被掐头去尾地报道成了泡菜申遗。”
对拥有东北酸菜和四川泡菜的中国来说,对韩国的“越冬泡菜文化”申遗多多少少有些不很自在。就像2005年端午节被韩国以“江陵端午祭”的名目抢先一样,出现了文化申遗方面又失一城的失落。
另一方面,韩国将韩国泡菜的名称改为“辛奇”,似乎也在刺激中国。韩国方面的用意很明确,辛奇是韩国固有的传统饮食,与中国没有任何渊源,更不是中国多种泡菜当中的一种。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首尔特约记者刘水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