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和企业积极招引海外科技人才回国

0:00 / 0:00

近几年来,中国企业在斥巨资收购海外公司和其技术知识的同时,中国投资者也在积极设法吸引出国留学并在外国科技行业任职的高管和科学家回国创业。中国一智囊机构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正形成1949年以来的最大规模的留学人员归国潮。

英国《金融时报》2月12日报道,近几年来,中国企业在斥巨资收购海外公司和它们的技术知识的同时,中国投资者也在积极招引那些中国出生的,留学后在外国科技行业任科技高管的人士和科学家回国创业。

由中国国家支持和私人投资者成立的风险投资基金,正在瞄准谷歌(Google)、苹果(Apple)、爱彼迎(Airbnb)和脸书(Facebook) 等公司的高管和高级研究人员。

其它吸引海外人才的举措包括,由中共建立的专门针对海外大学中国毕业生和学者的计划。《金融时报》的报道援引从德国返回中国的机器学习专家单光存的话说,他们认识到,经济转型需要大量人才从海外回国,因此他们愿意为此花钱。

中国一家瞄准海外人才的基金“险峰长青”一位投资经理表示, 10年前,在海外留学的大多数中国学生选择在美国的一家知名公司工作。但如今,中国本身的科技公司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等的迅速发展和扩张,正在鼓励更多的在美国留学并居留的中国技术专家回国。

在英国一家金融公司任顾问的吴克刚说,实际上,中国政府和企业不但在吸引留学海外的中国人才回国,他们也在积极招引外国人才到中国去工作:

“实际上,中国的企业不仅在积极吸引留学海外的中国人才回国创业,而且也在积极招引有科技专长的外国人到中国工作,并给他们提供优惠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如今,中国每个省都有各自的关于如何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

《金融时报》的报道说,国际投资金融公司Dealogic的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中资企业大约支出1000亿美元在境外并购科技企业。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生、在北京的“虚拟现实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叶瀚中表示,由国家或市政府支持的中国基金,经常在美国大学校园举办活动,并向那些同意在出资城市开展业务的人提供各种激励,从免费住房和办公空间,以及不拿股权的启动资金等。

叶瀚中透露,中国每个城市都在努力成为国内下一个科技中心,因此对海外人才的争夺非常激烈。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人工智能研究员陈汉伟表示,总之,这些努力似乎在收效。他认为,由于巨大的职业发展潜力,海外中国学生将非常渴望回归。

在美国马里兰州的“亚太法律中心”的孙远钊表示,他也看到了许多留学海外的中国人才回国的趋势:

“中国大企业早就开始积极吸引留学和工作在海外的中国人才,因为它们嗅觉敏锐,也更早地明白,要想与外国接轨,就需要大量地招聘在国外受过教育的科技人才。但中国的中小型企业目前还是更多地招聘本地人才。这种鸿沟不知将来能否调节。”

大陆智囊机构“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去年9月份的一则题为《2017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正形成1949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留学人才归国潮。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265.11万人;仅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人员回国,较2012年增长了15.96万人,增幅约58%以上。

(记者:希望;责编:嘉远 网编: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