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千分之一的上海中小学生愿意当蓝领工人

(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上海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只有千分之一的上海中小学生愿意当蓝领工人;《人民日报》为此发表“明天谁来当工人”的长篇报道;教育界人士纷纷对上述调查结果作出分析。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接受“上海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民意调查的上海13个区县的1000多名中小学生在回答“今后希望做什么?”的时候,选择作工人的只占千分之一。

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教育学家蓝云表示,他对这个消息既感到惊讶,也不那么意外: “这个消息是既不意外也意外,不意外是因为这些年回去看到愿意凭劳动、凭手工技能吃饭的人是越来越少,我以前是在工厂做过,回去看到熟练的车工、技工、钳工、铣工都短缺,说是惊奇是因为比例那么低,倒是真没想到。”

我们是把追求幸福理解为追求金钱...国家的政策也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难怪我们的孩子们有那样的想法

复旦大学教授沈丁立表示,上海学生对“今后希望做什么?”所作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们愿意或喜欢作脑力劳动者: “在我们的定义里知识分子是工人的一部分,这是邓小平定的,比如教授就是脑力工人。工人里面有脑力工人、体力工人,小孩子知道知识分子也是工人,那他们也会当工人。他们说的是体力工人不愿意干,脑力工人还是愿意做的。”

沈教授表示,学生们不愿当蓝领工人,是因为现阶段中国蓝领工人的经济地位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度还有待提高: “在目前状态下,知识分子还是能把自己的能力转化为财富,象高尔基讲的‘知识就是财富’,在这种情况下,体力工人把体力转化为财富的能力弱于脑力工人把脑力转化为财富的能力。目前就是脑力工人的赚钱能力、社会经济地位、以及社会对他的尊重超过了体力工人,所以他们倾向于不愿做传统意义上的体力工人。”

包括青年人在内的许多中国人在择业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向钱看的倾向。沈教授表示,向钱看没有什么不正常,但是只是向钱看是不好的。既向钱看,也向奉献看――这样的社会才是有希望的社会: “一个社会不向钱看就是没有希望的,公平、公正、为人民服务、为集体牺牲也是要讲的,这两种平衡才是社会的希望。我们现在就是要想怎样达到一个良性的平衡,使得我们新一代的公民既向钱看,也同时向一种奉献看。”

德克萨斯理工大学的蓝教授表示,对幸福的理解支配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他认为美国人对幸福的理解要比一些中国人深刻一些: “美国讲社会的基本人权,讲到追求幸福,我不是说美国是理想社会,但对幸福的理解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解好像比在大陆的人的理解要深刻一些。我们是把追求幸福理解为追求金钱.并不是金钱,实际上大量心理试验证明了幸福跟金钱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这个误区总是不能得到解释,好像人人都在追求金钱和财富,国家的政策也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难怪我们的孩子们有那样的想法。”

路透社30号的相关报道评论说:“中国领导人保护私有财产、让资本家入党,为中国指引了一个让共产主义几乎是徒有其名的航向。”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