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确定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头条新闻。这一报道比起几个月前的类似报道并无本质差别,只是多了一个副词:“确定”,原因是这次报道援引了日本内阁府同一天公布的一项数据,那就是:2010年日本的GDP 为 5.4742万亿美元。根据这一数据,2010年中国的GDP比日本超出约4000亿美元。
美国西东大学荣誉退休教授杨力宇表示,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引人瞩目。但是他指出,中国的经济还存在很多问题:
“今天你传来的这个资料确认了中国在GDP方面是超越了日本。超越了差不多1%左右,现在确认的是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根据所有的统计数字,根据现代中国跟美国的经济成长率中国很可能在2025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最晚不会晚于2030年。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快速成长呢?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出口非常强劲。不管怎么样中国还是有廉价的劳工。中国是世界工厂就是因为中国人勤奋,工资非常低。所以中国能够大量出口。但是中国经济的问题其实是蛮多的,别的不用说,中国的平均国民收入比日本差了很多很多。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是中国的贫富差距是相当严重,富的可以很富,穷的可以穷得还在讨饭,那么其他中国经济问题很多了,住房的问题、医疗的问题、贪腐的问题呀等等。”
这位曾经会见过邓小平等几位前中国领导人的学者,在分析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时说,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路线拯救了中国经济。他用“奇特”一词来形容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够这么快速成长?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邓小平。邓小平1978年第三度复出以后,他就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基本上他这个改革开放政策是经济改革开放,经济全面改革开放。现在中国经济的自由度,最近我看到一个统计数字好像是排在第五名吧。政治上还是紧收,经济上松动、全面开放。政治上还是一党专政。这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它又有计划经济,又有自由经济。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混合体。中国这个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很奇特的模式。大概就是一两年前《华尔街日报》还是《纽约时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说中国一党专政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最有效率的模式。”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家徐滇庆表示,所谓中国GDP 超过日本,是根据“汇率法”,如若根据“购买力平价法”,日本2010年的经济规模只有中国的大约一半:
“横看成林侧成峰。看从哪个角度来观察这个问题。国际统计GDP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叫做汇率法;第二种叫购买力评价法。那么汇率法发现很多毛病,所以经济学界普遍的认为应该用购买力评价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PP。那么按照PPP,世界银行、联合国、亚洲开发银行等等早有数据,中国在2001年就变成了世界第二。那2010年说中国数据超过了日本,指的是汇率法。如果2010年的数据用购买力评价法日本只相当于中国的47%,也就说中国的经济规模比日本要大一倍。”
但是这位华裔学者表示,“花无百日红”,中国政府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让当下的经济增长势头发生逆转,特别要注意防范金融危机:
“中国现在更应该居安思危,现在中国经济增长势头是比较旺的。但是花无百日红。一定要注意到中国的高速增长仍然潜伏着巨大的危机,这个危机就是金融危机。在80年代的时候,日本高速增长。很多媒体就说日本要成为世界第一,日本会把美国买下来。1990年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遭遇金融危机,增长势头立即消失。而且陷在泥里头挣扎不出来。这个教训我们中国一定要吸取。目前中国货币流通过剩,通货膨胀压力很大。资本市场上混乱的状态相当严重这使得我们必须要高度警惕金融危机的爆发。特别要注意在解决资本市场的混乱状态,只有避免金融危机,中国才有可能未来的一段时间之内保持均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记者:“今后的这个十年到十五年左右您怎么样预期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还能够继续地稳步增长吗?”
徐滇庆:“很多媒体都问我这个问题。但是我的回答说,不要说十年十五年,连明年如何?我都很难判断,所以我们一定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美联社说,“与中国当下的经济发展令人称羡和害怕一样,日本上个世界80年代的增长也曾令人称羡和害怕;曾几何时,日本房地产泡沫崩溃,繁荣顷刻间化为泡影,把日本带进了90年代那个‘丢失的十年’”。
殷鉴不远,中国政府不会不知所警醒吧。
这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