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每个星期,自由亚洲电台都会集中总结中国民众通过网络突破官方言论封锁的最新情况。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前几天亲自到北京小店买包子的事情引起中国网友的热议。下面请听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安培为大家回顾一周网事,也就是这几天中国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和敏感微博。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28日破天荒地光顾北京庆丰包子铺,这一消息不是首先由官方媒体报道,而是由一个叫“四海微传播”的网友首先通过微博发布的。这个网友在微博中把习近平称为“习大大”,说他“自己买单、端盘子、取包子。”习近平在庆丰包子铺花21元自己买包子套餐的消息和多幅照片传出后,很多官方媒体微博和网友称赞习近平“亲民”。《人民日报》下属的《环球时报》发表题为《“习大大”21元套餐,百姓为什么这么喜欢》的社评,予以赞扬。但是,也有一些网友想起前任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类似的平民作风却曾被《环球时报》社评批为“作秀”。一个叫“Sherwood Park”的网友在新浪微博上把《环球时报》的这两篇文章的截图放在一起发出,结果遭到删除。这位网友又发了一遍,说:“原文已经被删,再登一次”。有网友对此发表评论。
新浪微博帐号“陶景洲”: 把无法比的事情放在一起比,怎会不删?
还有很多网友呼吁大家对习近平吃包子引来的热捧予以反思,称中国社会离公正还很远。
新浪微博用户“万网互通” :李东生落马,废除劳教,调整计生,习主席亲民,逐渐释放出积极信号。然而,悲哀的是大众一直围绕吃包子热议,围观的、赞扬的、探究的、深思的,此起彼伏。这种“主人笑就欢喜雀跃”和“主人生气就马上下跪”的奴性如果无法根除,再好的领导也会被你们宠坏,距离公正仍有很长的路。
广东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袁伟时在网易微博上对习近平吃包子引来的热捧予以分析。
袁伟时:领导人吃一顿包子,小事一桩, 随之而来的竟是铺天盖地的报道和评论,其中不少是明显的拍马之作。这说明两个问题: 1. 不少人忘记了造神的恶果——巅峰是文革。各级官员包括最高领导人都应好好工作,并接受民众监督,吃顿饭为什么要渲染那么厉害? 2. 避重就轻。不少媒体心惊惊,不敢触动重要问题,而炒作吃包子,安全! 别怪百姓,根源在领导。
还有的网友表示,自己发帖说大家热捧习近平吃包子一事反映出中国人再次暴露个人崇拜的倾向,结果被删贴。
网易微博用户“小中之中”:我为此发了一贴,认为是个人崇拜,被删。都知道文革使中国的个人崇拜达到高峰。虽然几十年来削弱了这种东西,但是国人从骨子里的那种崇拜没有减多少。吃几个包子媒体就炒,大批人挤破包子铺就是例证。
另外,在2014新年辞旧迎新之际,很多中国网友盼望新年中国能有更大的网络自由、不删贴。
新浪微博“廖睿”:我对2014的期盼:不封号、不删帖,言论自由,让人有尊严的活着,做国家的公民。
腾讯微博“李高”:2014年了,我期待没有禁言、没有删贴,畅所欲言,有争论才有最正确的抉择; 我期待没有强拆,没有冤假错案; 我还期待,人民代表真的由人民选出,真的是代表人民。如果还是元老院或者养老院似的、任命的, 请不要叫人民代表好吗?侮辱了我, 还得叫我说“舒服”, 太残忍。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安培摘录的一周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