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巨制《八佰》取消公映 因不合时宜?

0:00 / 0:00

讲述国军在抗日战争中誓死保卫上海仓库的史诗片《八佰》周二宣布取消公映安排,暂不在暑期上映。本月初,这部原定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就在首映前因“技术问题”被取消放映。这部影片讲述的故事到底招惹了谁呢?

电影《八佰》片方周二晚间在官方微博上声明说,经与各方协商,本片将取消原定于7月5日的公映安排,退出暑期档,而新档期将会另行公布。

《八佰》是中国首部全程采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影片,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国民革命军坚守上海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天四夜的英勇事迹。

就在几个月前,这部影片还被中国主流媒体热捧。四月中旬,《北京青年报》发文说,这部今年最受期待的华语影片之一是导演管虎十年磨一剑的新作。十年间,他对影片历史背景作了深刻研究,反复打磨了40稿剧本。

片方宣布改档后,不少人的期待就这样落空了。一位微博网友表示:“最没有资格审查的一批人,负责了中国电影的未来。”另一位网友则反讽说,审查部门应该继续阉割,继续培养没有审美的蛆虫,继续让中国电影堕落。

影片跳档有迹可循

事实上,《八佰》跳档并不突然。本月中旬,这部影片原定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之一,却在最后一刻因“技术问题”被撤下。舆论普遍认为,《八佰》中枪与前些天的一场会议有关。

6月9日,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在北京举办了电影创作倾向问题学术研讨会,有十多位专家学者、解放军前高官等各界人士出席。据党性教育培训机构“红星干部培训中心”的微信公众号发表的会议纪要显示,有与会者指出,影片《八佰》的“护旗”片段渲染了国民党军士兵誓死保卫青天白日旗的情景,如此张扬中华民国的象征性图案,令人感到惊诧。他们认为,这部影片试图用历史碎片掩盖本质事实,对国军抗战做了严重违背历史事实的美化。到场人士一致认为,建国70周年之际,把《八佰》作为献礼片公映是很不合时宜的。

管虎战争片《八佰》剧照。(Public Domain)
管虎战争片《八佰》剧照。(Public Domain)

旅美中国独立学者王康表示,他对《八佰》档期被延毫不意外,因为中共长期生活在八年抗战的历史谎言当中。

“中共一直把自己打扮成抗日的中流砥柱,尤其是习近平上台之后,第一次重要活动就是2015年9月3日(也就是第二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大阅兵,又回到以前中共的这个谎言上面去了。”

谁才是“中流砥柱”?

记者注意到,在2015年,也就是纪念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时,中国国务院还在官网上发表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政治理论教育学院讲师王欣媛的文章。这位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的青年教师写道,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期间,国民党军队肩负了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任务,国军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大型战役。

作者补充说,中共军队此时挺进敌后,创建了华北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开展了敌后游击战争。

管虎战争片《八佰》剧照。(Public Domain)
管虎战争片《八佰》剧照。(Public Domain)

王康表示,现实原因导致国共双方对抗战史的解读明显不对称。

“中共有自己的一套所谓官方和主流的说法,就是他们是(抗战的)中流砥柱。国民党作为国共内战的失败方退居台湾后,面对若干现实问题,一直没有对抗战作出权威评价,更没有建立一套抗战的史学观。”

中国电影变得更“红”了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月初的会议纪要还提到,特别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以来,国内电影创作发生了显著的积极变化。大批电影艺术家领悟了他的讲话精神,创作出了一批讴歌伟大共产党、伟大人民、伟大解放军的“主旋律精品”。但与此同时,电影创作还有一些深层次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比如历史虚无主义、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等等。

这样看来,《八佰》在这些与会者眼中似乎成了中国电影的余毒。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独立学者顾为群认为,中国导演目前看来只能拍“造神”片了。

“(中共宣传部门)想造神,想让习近平一直统治中国至死,造第二个毛泽东。(试问)这样的题材官员会喜欢?”

《八佰》由华谊兄弟电影公司等多家大型传媒公司联合出品。受该片撤档影响,华谊兄弟股价周三大跌8%,降至本月低点。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家傲华盛顿报道。 责编:申铧 网编: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