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当天“小红书”微博提问日期 遭停用调查

中国知名网购和社交平台“小红书”(Xiaohongshu)六四当天在微博发帖问:“今天是几月几号”?,该文随即被删、微博帐号被停用,传遭网信办调查。

“小红书”是中国知名的网路购物和社交应用程式,可发文、即时动态、介面也是图片和影音为主,有按赞、分享、留言等功能,被称为“中国版的Instagram”。有许多美食、旅游和穿搭流行资讯,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追踪流行资讯的平台。不过小红书在六四发帖误触政治禁忌,随即遭到关闭和调查。

路透社、华尔街日报报导,小红书在六四事件32周年当天在微博上发文:“大声告诉我,今天是几月几号”,之后,该文内容即时被删,拥有1,400万人追踪的微博帐号亦被停用,点入后出现该帐号因涉嫌违反法律和法规而无法连上的讯息,并传出遭到网信办调查。

自由亚洲电台6日在微博搜寻“小红书”和“六四”的关键字,查不到相关的资料,但发现有网民感到莫名其妙,留言说:“小红书微博是不是只有我打不开?升级了系统还是这样,到底是iphone的问题还是你们的问题?”

小红书是中国初创企业,总部位在上海,其股东包括阿里巴巴和腾讯中国两大科技巨头。事发后,尚未取得小红书与阿里巴巴、腾讯的回应。

小红书被删除的微博。(网络截图)
小红书被删除的微博。(网络截图)

李家宝:共产党对六四如临大敌

1989年六四事件爆发时,大批中国学生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和平表达政治改革诉求,最后遭到军事镇压,死伤惨重。至今32年,中共未公布真相、未追究责任,更没有道歉,每年六四前夕,维权人士被失踪、被旅游,六四言论遭网路封锁。

滞留台湾前陆生李家宝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分析,1400万人追踪其实算是“小众媒体”,小红书发帖时间和内容很敏感,是独裁中共不想让人民看到的历史:“有一点像在太岁头上动土的意思,特别在六四当天,肯定触碰了共产党当局大忌,对小红书微博帐号被封并没有很意外,因为共产党对六四一直是如临大敌的。”

对“小红书”如何有胆量踩了红线、惹上政治尘埃?李家宝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内部员工“反贼”,这是海外新兴的流行文化称号,这是对中国文化、对共产党体制不满的年轻人,反思自己,对执政当局提出检讨。

李家宝说:“最大可能性是在中共高压统治环境下,年轻人可能真的不知道六四了,纯粹出于好玩,或怎么样,但是没想到此举触犯了中共历史上的禁忌。”

小红书微博介绍自己是一个生活方式平台和消费决策入口,创始人为毛文超和瞿芳。截至2019年7月,小红书用户数已超过3亿,其中70%用户是90后。

台湾绿委:小红书世界看似美好实际是被筛选、蒙蔽的假象

台湾民进党籍立法委员林楚茵上月在立法院质询就提到,台湾很多年轻人使用“小红书”,不知不觉就习惯了中国式的用语,如“早上好”,而不是讲“早安”、以“视频”取代“影片”。加上在小红书世界里,看到敌对世界营造出美好亲切一面,尤其在疫情下人与人接触变少,网路资讯接触变多,很容易接受大量中国的文化和意识型态,遭到潜移默化,“天然独”恐怕会转变为“潜在统”。

2021 年 6 月 4 日,在六四 32 周年之际,中国警察在天安门附近执勤。 (美联社)
2021 年 6 月 4 日,在六四 32 周年之际,中国警察在天安门附近执勤。 (美联社)

林楚茵说:“像韩国流行文化的影响,迷韩星、韩团,从不会讲韩语,到接受大量韩国影视产品,开始习惯吃烤肉、泡菜,中国也复制这一套。”

而小红书只因为在六四当天发帖问了“今天是几月几号”就被封锁,林楚茵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说,这更证实她所担心的,中国网路对言论和思想的钳制。

林楚茵说:“很多像小红书、微博这些,只有老大哥、中国共产党准你看你才看得到,就像六四的议题,在中国就是被消失的。他们释出的讯息就是利用大量市场经济、或用一般民众生活消费做包装,你自然而然就习惯,就以为你看到的都是真相,事实上,不能让你看的,他是不会让你看的,那你看到的可能都是虚伪的假象,但是多数的人在网路上浏览,而不知道真相的时候,就很容易被洗脑以及被这些假象所蒙蔽。”

台湾NGO代表:32年过去仍不能谈 可见中共对六四多恐惧

台湾公民监督国会联盟执行长张宏林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说,32年过去了,中国政府对六四新闻仍大量封锁。

张宏林说:“我记得前几天BBC还刻意拿坦克人去问中国老百姓,很多看起来五、六十岁的人都说没有啊,不知道、没看过这照片,这是那里的照片?有些也许是真的不知道,有些就是明显地感觉他们就是避谈。”

张宏林说,可以看到多少中国历史被蒙蔽、扭曲,面对三十多年前的事,即使现在的当权者,在当时可能根本谈不上决策核心,却如此忌讳。

张宏林认为,先不谈六四这件事谁对谁不对,光是有没有这件事都不能谈,“(当权者)他们是多么地害怕、或者是这里面有多么不可告人的一些内幕,过了这么久,都不敢去触碰,这真的有点让人匪夷所思。”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夏小华 台北报道 责编 许书婷 胡力汉 网编 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