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拟出新规 升级青少年网络防沉迷模式

自2019年各大网络服务提供商上线"青少年模式"限制年轻人上网时长以来,中国政府近日再计划推出新规,进一步限制儿童使用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导致科技公司股价暴跌。教育专家表示,此举过于"一刀切",会重创相关行业发展。

中国国家网信办本周三表示,为切实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减少网络沉迷和不良信息影响,计划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并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实现软硬件三方联动。消息一出,腾讯等科技公司股价应声下跌。

目前国家网信办起草了《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并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相关最新监管措施有望在9月2日后出台。

彭博社报道称这一行动是世界上对互联网使用最严厉的限制。据上述草案显示,移动智能终端每日晚间10时至次日6时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16岁至18岁未成年人使用移动设备,包括智能手机等,不得超过两小时,8至16岁的儿童可以使用一小时,而八岁以下的儿童则只能使用八分钟。

前苏州中学教师潘露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此举是借防止青少年网络沉迷为由实施意识形态管控。

“对于舆论的控制就是思想本身的控制,也就是对未来孩子的思想控制,这种控制是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如果群众基础不能通过这种控制来实现稳定的话,那可能会遇到统治危机,也就是洗脑要从娃娃抓起。”

他认为,中国互联网信息是经过官方严格筛选的,但世界观尚未定型的中国青少年仍有渠道获取非官方资讯。他说,这引发当局的担忧:“如果让年轻人、让孩子很早接触网络,尤其是防火墙外的世界,这个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我认为这是他们对白纸革命的一个反馈。”

近年来,中共当局持续关注年轻人的近视率和网络成瘾率。2019年,政府推出“青少年模式”进行监管,对青少年访问互联网时长、功能及浏览内容进行了明确限制,官方在2021年还一度称游戏是“精神鸦片”。

路透社指出,自2019年以来,哔哩哔哩、字节跳动等视频平台也纷纷推出“青少年模式”。但该监管对青少年网络用户并不具有强制性,仅能对使用家长移动设备上网的未成年人起到限制作用。

一名妇女和一个孩子坐在北京一座公园的长凳上看手机(美联社)
一名妇女和一个孩子坐在北京一座公园的长凳上看手机(美联社)

中国前高校教师苏大鹏博士告诉本台,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防沉迷监管的方向和目标无可非议,但其政策的出台和执行过于“一刀切”。

他说:“我比较担心的是,中国政府在干预一些行业的运行,方向是对的,但方式比较简单粗暴。像教培行业,一刀切下去后这个行业就死掉了。”

有分析人士告诉路透社,最新监管要求可能会让互联网公司付出更高的成本,且所面临的不合规的风险也会增加。基于此,互联网公司可能会考虑直接禁止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

苏大鹏认为,中共当局严格审查涉及政治敏感的互联网信息,昭示着官方有能力肃清色情、暴力等不良内容,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但此次即将出台的新规则是将责任转嫁给监护人及服务提供商,可能会收效甚微。

草案显示,中国监管机构要求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履行主体责任,保障未成年人接触的信息内容安全,要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理论。但具体的违规行为处罚标准尚未得到中国官方明确。

记者:经纬 责编:梒青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