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华记协:中国报道环境没在疫情后变好

中国结束清零政策后,人口流动状况得到改善。但驻华外国记者协会本周一发布的年度报道显示,中国的媒体环境并没有因此获得改善。

4月8日,驻华外国记者协会(The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 of China)发布 2023年度中国媒体环境报告 。该报告以《摘下口罩 障碍依旧存在》为题,揭示中国尽管疫情封控政策已经结束,但对外国记者的报道工作来说仍然阻碍重重。

报告指出,在受访的一百多名外国驻华记者当中,没有一位觉得中国的报道环境比新冠疫情前有所好转,超过八成的受访者经历过骚扰、干预或暴力,还有大约一半的驻华记者曾被中国官员、警方或不明身份人士阻挠采访。此外,有七八成的驻华记者认为他们的手机、微信被入侵,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居家或办公环境被安装了监听设备,还有受访者首次披露他们曾被无人机监视。

一位驻华外国记者协会成员、因安全原因不愿具名的欧洲驻华记者以书面形式对本台表示,即便他在中国遭遇过类似经历,但在阅读报告里的有关记者亲身经历时,还是感到十分震撼。他说,“外国记者在中国的工作环境一直充满挑战,疫情后更是如此。尽管(当局)最近出现开放的论调,但记者的工作环境并没有变得更好,即使有也只限于表面。出了中国,你就能理解中国的环境有多压迫。某种程度上来说,几乎所有其他邻近国家的条件都比中国好。”

该名记者表示,从前在中国来去自由的地区,现在变得“敏感”,常有便衣警察出现并进行跟踪。此外,他比以前更常被外交部叫去“喝茶”,而这些对谈越来越让人恐惧。他表示,“在国家宣传的洗脑下,也导致许多民众视外国记者为潜在间谍。我记得,从前中国公民是好奇地跟我打招呼,现在则是充满怀疑。”

一名外国记者在北京法院外拍摄时被中国警察拦截(路透社资料图片)
一名外国记者在北京法院外拍摄时被中国警察拦截(路透社资料图片)

北京当局对外媒的不信任及恐吓,也反映在地方官员和一般民众如何应对外媒的采访请求。根据驻华外国记者协会的报告,超过三分之一的驻华记者表示有确认好的采访日程在最后一刻因为官方施压而被迫取消;多达8成以上的记者经历过被采访对象以不能与外媒接触或需要事先获得批准为由,拒绝接受采访。

一名国际通讯社记者告诉驻华外国记者协会,他因报道中国烂尾楼问题向地方官员请求置评时,曾遭负责党务形象宣传的官员气冲冲地要求他上交访问名单。虽然他没提供名单,为了保护这些受访人的安全,他也不会再与这些受访人联系,但还是担心这些采访对象可能因此受到惩罚。

中国对外媒的限制和监管也造成驻华媒体人手不足的窘况。驻华外国记者协会的报告指出,能够顺利获得签证到中国工作的人越来越少,而这一情况在美国媒体界尤其棘手。2023年,只有一位美国记者得以前往中国接替已经离开的同事工作。

接受本台采访的上述不具名欧洲记者表示,尽管外媒在中国面临许多挑战,但这让中国实地报道工作变得格外重要:“这些心理压力的确造成记者精神内耗,并影响到私生活,但除非我感到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否则我无意离开。很明显地,打压记者反而会适得其反,最终导致更多负面报道以及更少以人为本的新闻故事。”

记者:乔琴恩 责编:何平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