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杂志记者王晓璐被央视“游电视”后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弹,多个国际人权组织包括香港记者协会、无国界记者、人权观察、国际特赦等组织纷纷谴责中国当局把新闻工作者作为股市反复下跌的替罪羊,敦促中国政府放人。
因报道“维稳资金退市”被捕的《财经》杂志记者王晓璐央视“认罪”事件持续发酵,多家国际NGO组织纷纷发声,谴责中国当局在未有证实王晓璐的报导涉及任何利益收受的情况下“未审先判”。
香港记者协会周二发表声明,称宣扬“依法治国”的中国当局,在未经法庭审讯的情况下,在电视上播报“嫌疑人”的所谓“认罪”画面,令人质疑当局是否欲借此造成既定事实,有违任何人未经定罪均属无罪的“无罪推定原则”。
声明强调,目前尚未有证实王晓璐的报导涉及任何利益收受。虽然王晓璐等人在撰写报道时未有向中证监这个当事人求证,在专业上有所亏欠,但专业上的缺失不应成为当局实施刑事强制措施的理由。
国际人权组织“人权观察”的中国部研究员王松莲接受本台采访时说,王晓璐“认罪”事件已经不仅是言论自由的问题了:“无论是对国际或中国的利益来说,我们现在都在非常需要关于中国经济的透明信息的时候出现了抓记者的情况,这不单是言论自由的问题,因为其他国家跟中国的经济交往也越来越紧密了,所以我们希望各国政府也能够对于这个事件和中国媒体的控制问题跟中国政府表示关切。”
总部位于巴黎的无国界记者组织的驻华盛顿代表德尔菲娜•阿尔冈说:“我们呼吁中国政府撤销对王晓璐的所有指控,立即把他释放。这个指控是荒唐的,清楚的显示了中国政府试图控制媒体对股市价格动态的报道。”
总部在伦敦的国际人权组织“国际特赦”的中国研究员潘嘉伟周四接受本台采访时称:“一般来说人们看到的是(当局)对维权人士和政治敏感案件比较紧张,但现在连平常看来不(具政治)敏感的股市这种财经类的新闻,报道了股市趋势,也会被公审,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指导了每一个媒体怎么报道,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都是受到了限制。”
中国股市反覆下跌,当局归罪于报道证监会研究维稳资金退出方案的记者王晓璐,指他“伙同他人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其后中国官方的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王晓璐的“认罪”画面。但王晓璐并未承认对他的指证。
中国当局将股市异常波动和一篇新闻报道联系在一起,引发中国舆论哗然。
广州作家野渡向本台表示:“在民间激起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反效果,没有人相信。这次事件让我们看到的是,《财经》杂志本身发了公开声明声援记者,从官方公布的视频来看,记者也没有构成任何犯罪,只不过是在目前的大市下面,他这个报道是符合目前的政治需要,他才成了替罪羊,所以官方就像(对待)以前那些人士一样,拉他去央视认罪,但达不到那种效果,今天我在微信上看到的那些舆论几乎是一面倒的谴责当局未审先判,而让他认罪的事实并不构成他所谓犯罪的事实。”
目前外界仍不清楚王晓璐是否获得了律师的法律援助。
特约记者:忻霖 责编:胡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