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中国官方媒体发表文章说,随着互联网迅速扩展,中国网民人数急剧增长,一些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官员开始利用互联网与网民沟通。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就此所作的采访报道。
中国官方的人民网的文章指出,中国网民总人数已达1.62亿,居世界第二;半年来,平均每分钟新增网民近100名。互联网成了“堵不得”的信息渠道。文章说,对今天中国的各级官员来说,网络既是服务民众的新平台,也是了解民意的直通车,是保持与时俱进、与民同行,提升全球化视野,促进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文章举例说,不久前,在总结“黑砖窑”事件时,山西省省长于幼军表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和教训就在于,没有敏锐把握网络、媒体的舆论动向,没有及时作出正确的回应。
文章还说,从非典到松花江水污染,再到“黑砖窑”事件,政府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理让人们看到,简单的封、盖、堵越来越失去效力,甚至会适得其反,而及时公开信息、引导舆论,才能争取工作的主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夏明教授,就互联网对中国政府行政的影响说:
“我觉得干部使用互联网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年纪越轻,知识化程度高的对网络的使用更多,第二是地区差异,大中城市,沿海地区的干部不仅网络化了,而且手提式电脑都配备了,所以我觉得网络还是要反映社会中精英文化。但是另一方面有的地方不要说上网了,连电话都没有完全普及,基础教育都没有解决。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贫穷落后地区特别多,社会边缘人员特别多,无论是失地农民,还是拖欠民工工资都反映了边缘化人士跟政府的冲突最多,中国政府的网络化普及也解决不了这些燃眉问题。”
人民网还举例说,今年6月,重庆围绕如何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搞了一次“市委书记、市长问计求策”。两个月来,上万条意见建议中,通过电子邮件和网络留言递交的,远远超过其他传统方式,成为政府面向基层开门纳言的重要方式。今年3月,中国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一个“我有问题问总理”的网络互动栏目亮相人民网等网站,吸引了上百万网民热情参与。
尽管在中国,党政官员写博客已算不上新闻,但有人质疑:官员开个博客就值得喝彩吗?他们在博客上写写文章、与网友聊聊天,就能起到有效开展工作、为群众办实事的作用吗?对此,有中国学者人认为,党政官员开网络博克,虽然私人性较强,制度建设方面的意义不大,但至少传递出一个与群众间建立信任关系的信息。对此,夏明先生表示:
“网络很大的作用在于其虚拟空间很显然已经形成了一个社会的公众舆论,比如象江西的鞭炮厂爆炸事件引起当地小学受害,黑煤窑事件都是网络首先曝开的,包括重庆的钉子户事件等网络都起了很大作用,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网络虚拟空间的公众舆论显然强烈地充满了中产阶级和中上阶级的声音,更多是为中上阶级,为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界的精英阶级在服务,而对于中国比较边缘化的贫穷老百姓来说他们的声音可能会被淹没。”
人民网的文章最后说,“于公于私,执政者都应该利用好互联网。”的观念,正成为中国更多地方决策者的自觉意识,可以让更多来自民间的声音得到回应。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