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直将自己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特色可能也将体现在超市在中国的建设和推广方面:中国将在三年内培育25万家“农村超市”。不过,有专家对这一计划提出了质疑。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
超市以产品丰富、顾客可以一站购齐所需商品的便利而受到广大消费者频频光顾,像上海的麦德龙、百安居和家乐福等。美国近日有专家也指出中国在许多方面已成为全球头号消费大国,但中国商务部在超市建设方面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推广“城市包围农村“超市计划是否有可能实施下去?中国《新经济》杂志首席记者、地区营销传播专家樊荣强表示可能性不大:(录音)
樊先生指出,农村所需的许多商品都是低档产品,高档商品的需求现阶段还很低;农村居民购买中高档商品会到城里去;况且,民间资本在有利益回报的驱使下目前还不会投向农村。
民间资本不会流向农村, 那政府投资可行吗?樊先生这样认为:(录音)
樊先生作为财经记者和地区营销传播专家认为中国现阶段发展“农村超市”的计划不可行?那业内专家又如何认为?作为中国最大联锁超市企业铜锣湾集团高级经理的赵伟博士提出了两点看法:(录音)
铜锣湾集团在中国多座城市经营23家美式购物中心和24家大型综合百货店。赵伟博士虽然表示,目前在中国农村建超市的经济发展条件还不具备,但政府将其定为未来发展方向的做法值得肯定:(录音)
以上两位专家虽然都认为农村超市的建设不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但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农村地区和大城市周边农村地区有实施的可能性。中国官方新华社的报道说,农村超市将有利于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保障农民方便消费,放心消费,但樊荣强认为:关键还是提高农民的收入。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