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出现了大量失去土地,没有工作,没有社保的所谓三无农民。中国有专家提出,应该让农民以土地入股建设项目,以利润分红获得生活保障。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在中国,为城市的建设开发而征用农民土地时,农民可以获得一次性的土地补偿金,但几年后补偿的钱用完,这些农民的生活又陷入困境。这些失去了土地,没有工作,也不能享受国家社会保障的人群,被称为三无农民。根据官方的估计,中国有大约三、四千万三无农民。这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主要集中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周边。
一些中国学者认为,未来四、五年将是中国三无农民数量的爆发期,届时将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
有专家建议,应该让农民以被征用的土地入股加入城市的在建项目,在兴建项目上马之后以股东身份分享盈利,使失地农民能有稳定的收入。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就是支持这个方案的专家之一。
“也就是让农民把使用权拿出来,成为股东,拥有一部分所有权来参与分红, 这样来保证农民的长期利益。因为农民的土地可以做为一种物权来使用,来分配利益。让农民成为股东我想是可行的,实际上也有些地方是在这样做。如果农民不能够成为股东,按照过去,农民的地被征用以后,他在农村没有地,城市又不管他,使得生存和未来发展都遇到了问题。可能就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香港的亚洲周刊最近就这个问题采访了一些中国政府官员,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蒋巨峰认为,这种作法未必可行。他认为,许多征地项目周期长,投资大,土地入股只能占很少的份额,比如发电厂等,征地所建项目还要归还银行贷款,入股分红未必能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
胡教授则表示,以土地入股只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方法之一,总比完全不管要好。他认为,只要地方政府重视这个问题,其实是可以找到解决之道的。
“象过去,很多地方建电厂,很多农民的土地被淹没了,或者是被征收了,电厂被建设起来了但是当地的农民却陷入了贫困。公共建设当然有它规模大的特点,但是公共建设往往要生成许多小的工程。让农民入股到其中某一个见效比较快的小工程;子项目;某一个分厂。我想办法会是多种多样的,入股是其中一种,还可以有其他办法来解决。”
胡教授分析说,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民最重要的资产,土地,但是,农民并没有因为土地被征用而获得符合市场价值的补偿,其背后的原因是政府部门并不按照法律规定和市场规律行事。
长期关注中国三农问题,居住在加拿大的杜智富则表示,土地入股在中国早已存在,八十年代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已经出现。
“广东一带有许多类似的经验,有些村子把土地转变成厂房的时候,以租约的形式 有长期的租约 几年后地价涨了租金也会涨,土地并没有卖断掉,而是用租约的方法.相对来讲他还是拥有土地. 就像你刚才讲的以股东身份. 所以这并不是没有尝试的事情,广东一带都有这一类的例子.”
杜智富认为,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必须具有市场谈判权利,而谈判者必须能够真正代表农民,否则无论采取任何措施,都无法保障农民自身的利益。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