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发AI检察官 能起诉寻衅滋事罪

运用人工智能协助办案已不稀奇,近日中国科学家声称开发全球首个运用人工智能(AI)来起诉罪犯的机器人,目前已能辨认和正式起诉八种罪名,包含寻衅滋事罪。专家表示,人工智能检察官不仅能加大打压异议人士,也可能推翻司法公正。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人工智能检察官”由中国最大、最繁忙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打造与测试,根据案件口头描述,就能针对罪行进行起诉,准确率号称超过97%。

AI 当起检察官 是好是坏?

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主任石勇教授表示,这项科技能够减轻检察官的日常工作量,让他们专注于更困难的案件。石勇研究团队在一篇本月刊登于中国评审的期刊《管理评论》的文章中指出,“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检察官在决策过程中的角色”。目前最新的期刊尚未公布于网上。

熟悉科技及贸易法的美国华盛顿特区律师、两岸政策协会理事长谭耀南向本台分析,许多国家都有使用人工智能辅助办案,包含辅佐侦查、证据蒐集,但起诉阶段仍然是人为进行判断及决策。

“这会推翻过去司法一直以来的起诉和量刑标准,这是第一。第二是,因为中国不是一个法治国家,所以它很可能采认AI判读的结果作为起诉的标准,甚至作为判刑标准……中国现行司法系统会更混乱,表面上是效率,实际上会出现更大的问题。”

与大数据结合 能加重打压异议人士

南华早报描述,这个“人工智能检察官”能在桌上型计算机上执行,对于每个嫌疑人,它可以在依据人类提供的案例文本中找寻1000 个“特征”来进行指控,并将证据提供给中国检察官现行使用的“System 206 ”人工智能工具进行评估。中国检察官从2016年开始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办案,System 206就是其中的工具之一,它可以用来评估证据的强度、逮捕条件以及嫌疑人对公众的危险程度。

“人工智能检察官”通过从2015年至2020年间的17,000多个案例中进行“培训”,目前能够以97%的准确率辨识和起诉八种上海最常见的犯罪,包含信用卡欺诈、经营赌博、危险驾驶、故意伤害、妨碍公务、盗窃、欺诈和寻衅滋事。“用新兴的技术和科技,用法律来作为审判,控制、压抑异议人士,或是社会不同意见的工具,而且可能会是一个有效工具。”谭耀南如此说。

他认为,寻衅滋事罪认定主观,通常是极权、独裁国家用来打压异议声音的罪名,若将“人工智能检察官”与其它全面性的数字监控搭配,异议人士将更难有生存空间。他说:“现在上海浦东新区看起来是个试点,如果表现很好,有可能推到全中国,甚至到香港去。一旦有了全面监控、掌握大数据,训练AI做判读后,很可能就认定‘你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这些事被认为是寻衅滋事’,直接起诉和建议量刑。”

AI 检察官出错 谁来负责?

外界也担忧,一旦 “人工智能检察官”发生错误,责任归属将会难以厘清。一名在美国执业的华人律师向本台记者分析,检察官担任决定案件起诉与否、判断相关罪名,以及建议法官量刑的要角,人工智能应该用来协助检察官决策,而非取代。“这样子可靠性(accountability)在哪里?检察官起诉的时候要挂自己的名字不能滥诉,但是AI滥诉谁来负责?案子起诉后,就是会留下纪录,那不准确的3%谁来负责?”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华人律师说, 当检察官名字与案件相扣,自然会因为名声、责任、定罪率及事业发展等原因,做出最适当的决策,倘若由人工智能取代,“它出错时你要怎么咎责?”

此外,一名广州检察官也向南华早报透露,人工智能直接参与决策也可能影响人类检察官的自主权,大多数检察官不希望计算机或人工智能“干预”法律判决。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检察官”只能根据其以往的经验和案例提出指控,无法预见公众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对案件的反应可能产生变化。

记者:陈品洁 责编:许书婷、梒青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