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维权报道先河 “非新闻”创办人卢昱宇刑满出狱

中国大陆公民记者、民间维权抗争纪录平台“非新闻”的创办人卢昱宇, 因涉及“寻衅滋事”服刑四年后,周一(15日)获释。据了解,他目前正在家乡贵州接受隔离。有评论认为,“非新闻”当年为中国的维权报道开创了新路,但仍然荆棘满途。

被羁押整整四年的卢昱宇,周一刑满从大理市监狱获释后,随即返回老家贵州,全程由贵州当局派人陪同。他抵达后给代表律师王宗跃报平安。

王宗跃:“他刑满释放已经到家了,到家了以后已经报平安了,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听他口气,精神状态还是可以的。”

卢昱宇被捕前和女友李婷玉在推特上以“非新闻”的网名统计和发布中国的群体事件,在全盛期一年内曾报道2万9千多起事件。直到2016年两人以“寻衅滋事”被羁押,翌年卢昱宇被重判4年,分案处理的李婷玉则传出取保获释。

资料图片:非新闻”创办人卢昱宇和女友李婷玉。(推特图片)
资料图片:非新闻”创办人卢昱宇和女友李婷玉。(推特图片)

在卢昱宇被羁押期间多次为他存款存物的维权人士王荔蕻透露,卢昱宇在狱中患上抑郁症,服刑期间曾提出申诉,但被大理市检察院驳回。

王荔蕻:“那段时间抑郁症很严重,也睡不了觉,就想请他父亲跟律师说一下,他想看病,好像当时也达不到愿望,后来律师去看了她一次,帮他做了申诉,申诉遭驳回了,肯定是心情非常差嘛。他原来是比较倔强的一个人,估计里面肯定是环境非常不好,我们曾经也给他寄书,书给退回来啦。他父亲可能也好长时间没去。”

大陆维权新闻生存空间越来越窄

国际人权组织“国际特赦”研究员卢利安认为, “非新闻”开创了“以群体为焦点”的先河,改变了人权报道的视野。

卢利安:“当年‘非新闻’收集的一些资料跟报道,很多时候都是一些当地的罢工、示威或者群体事件,非常即时。他们报道的方式可能跟一些人权网有点不同。它不是只关注一个维权人士,而是说一个群体事件,关心整个群体面对的议题。”

她说,维权网站在中国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加上微信受到当局严密监控,消息往往还没发布就已被封杀,虽然有科技帮助,但前景并不乐观。

卢利安:“我们见到很多中国朋友会用不同的方法,其中一个方法是GitHub,因为它在中国大陆还没有给封掉,很多做IT(资讯科技)的朋友也会用的,但是它的传播比较慢,就算你成功把资料放上去,把链接发出去还是不容易的,未来就算找到平台可以收集资料,但是传播或者从不同渠道收集在地即时的信息,就变得越来越困难。”

被捕前致力整理发布中国各地的维权群体事件,使卢昱宇李婷玉备受国际社会肯定,4年前曾获非政府组织“无国界记者”颁发年度新闻自由奖。

记者:高锋 责编:胡力汉 嘉远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