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高法院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法院审理案件时,将经冻、饿、晒、烤、疲劳审讯所得口供排除在证据之外,减少冤假错案。与此同时,中共政法委书记孟建柱表示,要深化司法改革。但有中国律师认为,中国现行司法体制很难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益。
官方新华社报道,中国最高人民法院11月21号公布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要求:“法院要严格执行法定证明标准,强化证据审查机制。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冻、饿、晒、烤、疲劳审讯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被告人供述,应当排除。”
北京的律师浦志强认为,中国最高法院公布的防止冤假错案的几点意见其实在中国现有法律中已经有了:
“这次重申这些规定是因为冤假错案太多,这些规定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发出这样的通知我很欢迎,希望政府和法院能够有效执行。作为辩护律师,我会在今后的案件中敦促司法部门尊重这些规定,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北京的律师李和平也认为,中国最高法院强调把通过刑讯逼供所得到的口供排除在证据之外是件好事,但是要在司法实践中得到贯彻执行很难:
“中国司法部门通过冻饿晒烤疲劳审讯得到的口供太多了,如果全部排除渍阿证据之外,法院还开不开门呢?目前,中国的司法体制无法预防酷刑的存在,我们这看守所属于公安管,公安又管着侦察。而侦查管进程中,是公安部门一家控制着嫌疑人,侦查过程中,嫌疑人得到的法律帮助和外界的帮助非常少。”
在中国,犯罪嫌疑人的各种合法权益目前无法得到保障,李和平律师说:
“中国的犯罪嫌疑人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法律帮助。在美国,犯罪嫌疑人有权保持沉默,但中国没有类似的规定。再一个,在中国,看管部门和侦查部门没有分离,都是一个单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嫌疑人不被打,不被冻,不遭到酷刑,从现实来看,几乎是做不到的。”
与此同时,中共政法委书记孟建柱11月25号在中共党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强调,要深化司法改革,司法公开,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利于保障公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增强有效监督,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能力,树立司法公信,提高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满意度。
他还说,要着力推进审判公开。除法律规定不宜公开的案件以外,都应公开审判。李和平律师对此表示:
“审判要公开,不要搞秘密审判,让公众参与旁听,允许律师不受限制的辩护。律师和嫌疑人各方面的权利应该受到保障。但是,最核心的是:任何一个案子中,在背后的东西应该透明化。”
李和平律师说的所谓背后的东西,是指法官是否公正,中共政法委在案子上是否有所指示:
“在西方民主社会,法官不代表任何党派的利益,法官必须非党化。但是,中国的法官必须是共产党员,审判案件中,法官是坚持党的利益?还是坚持司法公正?目前,中国法官总是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中国最高法院公布的《意见》强化了证据审查机制,提出证据未经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并提出,要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录制并保留全程庭审资料。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