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中级法院星期三宣布,薄熙来受贿、贪污及滥权案将在9月22日公开宣判。有中国法律界人士认为,鉴于薄案的政治因素,法院判处薄熙来死刑的可能性不大。
据山东济南市中级法院星期三下午4点发布的公告,该院第五审判庭将在9月22日星期天上午10点,公开宣判薄熙来受贿、贪污及滥权案。
美联社的报道说,位于济南中院附近一座薄熙来案件庭审期间曾被法院当作新闻发布现场的酒店,当天至下周一只接受官方所确认的一些新闻媒体的住店预订,显示薄案至今仍高度敏感的状态。
济南中级法院8月22日至26日,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涉嫌贪腐一案进行了为期4天的庭审。虽然庭审过程只部分通过微博文字向社会公开,但官方媒体还是将其渲染为了一场“世纪审判”,认为薄熙来不失为习近平反腐败运动中的一只大“老虎”。但海外舆论认为,薄熙来的倒台与其政治势力阻碍了习近平早期能否顺利接任中共总书记有关,薄案背后的政治因素远大于检方指控的经济涉案罪名。
北京专业受理刑事案件的莫少平律师认为,薄案的宣判结果无疑会格外引人关注,但薄熙来庭审当中虽否认相关控罪,目前也难以影响当局最终的量刑决定:
“否认犯罪的指控可能不会影响到他(薄熙来)的判刑,这是我的判断。但从另一方面讲,他本身的反驳也不能说没有道理,特别是有些提问,还是有相当水准的。作为公诉机关对他犯罪指控的证据,我从法律专业的焦点讲,并不认为是确实充分的。所以,更多是从案外的因素或政治层面去考虑对他的判刑,而不是从法律专业层面去考虑这个问题。”
另一位在北京的法律人士李方平律师也认为,鉴于薄案背后的政治因素,法院对薄熙来的量刑宣判很可能只会是十五年左右有期徒刑:
"我觉得(宣判)与他贪多少、具体的指控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个案件审理之前,我们几个律师都是认为可能判16年。就是根据两个以前的政治局委员,一个判16年、一个18年。我们觉得也就是16、17年,这不是一个法律审判。"
根据济南市检察院的起诉书指控,薄熙来单独或与妻子薄谷开来、儿子薄瓜瓜共同受贿折合人民币近2200万元;贪污人民币500万元;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损失,情节特别严重,应予以数罪并罚。但薄熙来在长达4天的庭审过程中,只承认自己存在领导工作的失误,而否认了检方的全部控罪并且推翻了其本人早前与中纪委签署的书面认罪。
美联社的报道说,薄熙来的主要支持者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韩德强星期三就宣判薄熙来的消息表示,宣判结果表面看可能来自法院,但实际却出自最高领导层。他认为,从法律有关无罪推论的角度显然薄熙来是无辜的,而当局控方设定薄熙来有罪的背后存在其他的政治因素。
在北京的资深媒体人高瑜则指出,中共高层以经济罪名切割薄案背后政治因素,其意图相当明显。这一状况凸显习近平目前正延续“薄熙来政治模式”的尴尬:
“薄熙来真正违法的事是不是都揭出来了?这三宗罪能不能代表?他‘唱红打黑’里有多少违法的事,(当局)有意地就是要切割这些政治关系。当时重庆去了三个政治局常委,‘唱红打黑’以后又去了六个。他们都在说重庆‘唱红打黑’好,这里面谁追究政治责任了?但现在,‘唱红打黑’根本就不算错误,根本就没想搞出党内的政治斗争。很多公知里都有共识,就是没有薄熙来的‘薄熙来路线’在继续进行。”
北京大学法律学者贺卫方教授星期三也通过微博表示,可以排除宣判薄熙来死刑立即执行,死缓也不大可能。他认为,官方如宣布薄熙来无罪,将是中国政坛上的重磅炸弹。但该案一审若宣判薄熙来有罪,被告人肯定会上诉,二审过程又是否会通过微博准直播?则引人关注。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何平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