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男子谢伦伯格(Robert Lloyd Schellenberg)被中国判处死刑,导致加拿大与中国关系进一步恶化。加拿大批评中国,中国也予以反击,甚至15日发出对加拿大的旅游风险提醒。曾任中国法官丶後因维权运动被中国当局逮捕入狱的李建峰表示,谢伦伯格的案子是行政干预司法的典型案例。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批评中国任意使用死刑,同时加拿大更新对华旅游警示,提醒国民要防范中国任意执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5日反驳指,加拿大的言论缺乏最起码的法治精神,敦促加拿大要尊重中国司法主权,纠正错误,停止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针对加拿大对中国发出旅游提醒,中国外交部也发文称「加拿大发生中国公民被加执法部门以第三国要求为由任意拘押事件」,提醒中国公民前往加拿大要谨慎。
曾在中国担任法官,却因为帮助弱势团体丶倡议维护民权而遭中国当局重判16年的李建峰表示,他很清楚中国的司法系统,虽有明文法条,却常常都是政治干预。像谢伦伯格的案例,一审拖了两年多才审,突然之间二审即刻进行,一定和孟晚舟案件脱不了关系,按照他过去的经验,这可能是由“五长会议”定夺,也就是司法部长丶检察长丶法院院长丶安全局长丶公安局长等共同组织的会议,明确指示要判谢伦伯格死刑。
“上级领导说这个人要判死刑,你们按照这个意思,政检法三家去组织材料,该取的就去取,该舍的就去舍,组织这个材料把他判个死刑。”
李建峰本人曾历经被逮捕丶审判丶坐牢等经历,他说,中国总是强调凡事依照法律有关规定,不存在任何程序违法问题,但其中就是大有文章。例如嫌犯在中国没有自我辩护权,总是官派指定律师,就算有良心的律师想做些什麽,但律师取证调查总会被刁难阻碍,所以最後无法获得有力证据为当事人辩护。被关押的嫌犯常遭受恐吓虐待,会让人身心俱疲丶甚至生不如死,最後只能认罪。虽然谢伦伯格是毒贩,但此案明显已成为政治问题,李建峰认为谢伦伯格只有上诉,靠时间来换取空间,等待加拿大与中国的外交斡旋。
“上诉到判决下来,如果不是走三天的特殊程序,还有至少两三个月的时间,因为还可以延长,可以争取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在这段期间话,就可以做些外交努力。”
回应中国说毒品走私就是处死刑,国际特殊组织中国研究员倪伟平(William Nee)敦促中国撤销谢伦伯格死刑判决,因和毒品有关的犯罪不符合使用死刑标准。他说,之前太多政治性的案件,审判只是公布早已知的结果。此案突然重审和摆明了的结果,突显了中国司法系统的许多缺陷。
而李建峰说,从孟晚舟案发生後的一系列现象可以体会到加拿大与中国的司法制度天壤之别。中国批评加拿大任意拘捕孟晚舟,但孟晚舟最终是通过公开聆讯获得保释,现在舒服地在家中生活。想想谢伦伯格一夕判死,还有两名加拿大人康明凯与斯帕弗,中国连证据都未提出就一直拘押他们,连律师家人都不得探望他们。中国当局却还高声与加拿大辩驳法治精神,真的很悲哀。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 柳飞 责编:嘉远 网编: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