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舆情报告:地方反腐居首位 雷政富热度最高

0:00 / 0:00

中国社科院和上海交通大学日前联合发布的2013年《中国舆情蓝皮书》指出,中国大陆的反腐舆情事件2012年的最高发月份是12月份,而在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召开后的11月和12月舆情事件明显增长。

根据中国《法制晚报》8月19日报道,这份题为《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3)》的舆情蓝皮书是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共同作出的。报告指出,在中国2012年公众和媒体关注度排名前10的反腐舆情事件中,有5起发生于11月和12月。去年12月成舆情热点高发期。蓝皮书分析说,通常每年三月份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委员会会议召开。而国家重要的相关会议的召开能够对于反腐倡廉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6月、11月、12月均为2012年社会舆情热点事件高发期。

对此,国际反腐组织“透明国际”的亚太事务负责人廖然先生表示:

“它说的呢也有道理。每年人代会都是在三月份召开,然后重要的会议,比如说像党代会在十月份召开。党代会一般都是要换届,因此,在十月份要换届的时候,先把你给弄下去。而平常老百姓都在举报,但在十一月份、十二月份举报的材料它都压下来,等党代会时再跑出来打击一些对手。中国的政界都是这么做的。”

蓝皮书指出, 2012年地方政府反腐倡廉舆情占比位居首位,但是呈下降趋势;国家部委的反腐舆情占比上升。2012年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反腐倡廉舆情占比位居首位,占比57.0%,但呈下降趋势,低于2010年占比72.4%和2011年的占比59.7%。这表明,中国反腐倡廉舆情事件的主体仍然是地方舆情,其占比远远超过其他舆情主体,基层问题是中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

2012年微博、博客或论坛回应的比例为20.8%,明显高于2010年的5.9%和2011年的12.9%。影响较大和关注度较高的舆情事件有郑州房妹事件、微笑局长杨达才名表门事件、湖南职称评审索贿、广东汕头公路局原局长包养多名情妇、辽宁凤城市委书记疑卷款2亿离境、浙江桐乡公证处官员公款豪吃大闸蟹事件等。

2012年持续时间为2周到1个月的典型事件包括:年热度首位的重庆官员雷政富不雅视频,年热度第三的郑州房妹事件等。

“透明国际”亚太事务负责人廖然对此表示:

“我不能同意它的这个说法。要说热度最高的话,那应该属对薄熙来案件的热度。雷政富案件划时代的意义就在于它是被网民靠新媒体,也就是微博、互联网等来暴露的。在此之前,中国政府禁止传统媒体揭露本地和其他省市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但因为微博是无界的、而且又没有主管,网民可以用微博揭露任何官员的腐败。也就是说,新媒体的反腐败力量是很大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舆情调查实验室今年5月23日发布的第一次舆情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在最受中国老百姓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方面,食品安全和空气污染是选择比例最高的两项,其中食品安全占70.4%,空气污染占67.9%。此外,高房价、医疗和水质污染问题紧随其后都受到超过半数被调查者的关注。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