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12月1日在加拿大温哥华机场转机时被逮捕后,中国官方媒体频繁报道,还发表社评指控加拿大警方给孟晚舟戴手铐是违反人权。但维权律师反驳说,这是混淆是非,也揭示了中方的双重标准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最近发表题为《加拿大粗暴对待孟晚舟严重侵犯人权》的社评,指责加拿大警方于12月1日在机场逮捕孟晚舟后给她戴上手铐,按照程序带她去医院检查然后回拘留所的路上也给她戴着手铐;而且在带她从拘留所到法庭,以及庭审结束后去拘押中心的途中,还给她上了脚镣。
社评说,在未经审批定罪的情况下,给孟晚舟戴上适用于重刑犯人的刑具,直接将她作为重刑犯人来对待,是对其基本人权的践踏和对其人格的侮辱。社评还说,孟晚舟今年5月做过去除甲状腺的手术,并有高血压,需要每天按时服药。然而,加拿大的拘留所没有给予她目前身体状况所需的照顾。
孟晚舟的人权遭到践踏了吗?目前流亡美国的中国维权律师腾彪对此表示,中国官方的这一指控暴露了他们针对人权的双重标准:
“中国政府在人权法律方面一贯持双重标准。在中国,不但在法庭上给嫌犯穿黄马甲和戴手铐脚镣,而且还在法律之外将异议和维权人士拘押、软禁,甚至失踪等。我本人也和其他许多维权律师那样被绑架,一些人被失踪,然后还被施予酷刑等。但现在,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它说其它国家违反人权。”
在美国纽约的律师李进进表示,中国官媒抱怨孟晚舟被逮捕时戴上手铐是违反了她的人权,在警察逮捕嫌犯时给嫌犯戴上手铐是全世界通行的司法做法。某人的人权是否被违反更在于,该嫌犯是否被允许拥有律师,是否被允许享有司法体系为嫌犯所提供的所有保证公正的程序,以及针对他或她罪行的取证过程是否公正等:
“中国在搞宣传攻势的时候却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嫌犯在进入法律程序之后,在进入法庭时是不戴手铐和上脚镣的。在运送嫌犯的时候戴手铐时为了防止嫌犯逃走或受伤害。司法过程中的真正人权表现在嫌犯被允许或被提供辩护律师、被给予要求保释的机会和让亲人与其见面的机会。而在中国,很多嫌犯在法庭上还戴手铐和脚镣,很多嫌犯干脆失踪,没人知道他的下落等。”
加拿大司法部律师在12月7日举行的孟晚舟保释听证会上表示,美国要求以欺诈罪引渡孟晚舟。孟晚舟被指控,利用子公司Skycom 来促进与伊朗的交易,这完全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措施。孟晚舟否认这点以及有关她涉嫌欺诈的指控。如果被引渡到美国而且罪名成立,孟晚舟将面临每项罪名最高30年的刑期。
另据英国《金融时报》12月11日报道,日前在温哥华举行的保释听证会没有结论,因为法官威廉-埃尔克 (William Erhcke) 对孟晚舟丈夫能否提供担保提出了质疑,因为刘晓棕目前仅持有加拿大访问签证。控方还指出,孟晚舟存在一种不诚实和欺诈的行为。控方还表示,孟晚舟存在逃逸的风险。
孟晚舟的律师大卫-马丁(David Martin) 日前表示,孟晚舟打算针对美国的引渡要求进行抗辩,但若抗辩失败,她将努力“证明自己的清白”。马丁律师还表示,孟晚舟愿意戴上具有定位功能的脚环,并向一家私人保安公司付费来确保她在自己温哥华的两处住宅中的一个接受全天监控。
《金融时报》的报道说,由于华为高管孟晚舟星期一没能争取到保释,她将面临第三次庭审。
(记者:希望 责编:申铧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