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官方严控之下,今年中国年轻人难以再趁万圣节进行政治抗议。而在伦敦中国大使馆外,有中国异见者上演“一人变装秀”,希望声援国内的同龄人。其实自2022年后,万圣节已被中国年轻人“中国化”。他们如何透过这个西方节日实现海内外串连?又如何重新定义万圣节?
万圣节之夜,伦敦中国大使馆外出现了一个手缠铁链、高举蜡烛、脸上贴着白纸的白衣女子。她是在英华人组织“中国反贼”(China Deviants)成员倪沛晴,希望以这个“一人变装”行动,遥遥声援在上海万圣节中被严控而不能自由发声的中国年轻人。
铁链、蜡烛和白纸 枷锁下寻找光明
倪沛晴说:“铁链是枷锁,蜡烛表达的是就算被铁链捆住,她依然在尝试着寻找光明的渴望。把白纸放在脸上的一个原因是,其实你是看不到那个光在哪里的,我们虽然很迷茫,就是看不清前路,但是追寻光的本能、自由的本能都是在那里的。这就是表达了上海万圣节,不管是在2023年还是2024年,很多人看来他们就是奇装异服。就算在很多人看来那就是一个洋节,但是你从他们的行为中,你可以看到他们追逐公义及自由以及爱、温暖的所有的一切的本能。”
2023年的万圣节,是中国结束疫情封控后首个万圣节,上海年轻人在狂欢中把它改造成“万梗节”。人们变装成手持巨型棉签的“大白”、小熊维尼、朝阳群众;有人拿着“学医救不了中国人”的纸牌扮演鲁迅,更有人把自己扮成巨型摄像头,发泄对高压管治的不满。不过事后不少Cosplay的年轻人被警方扣查,多个网上平台负责人也被约谈,禁止传播相关内容。
而到了今年万圣节,当局更是严阵以待,上海、杭州、广州等地出动大量警力禁止民众聚集,扮成死侍、蝙蝠侠和范冰冰的民众都被警方带走。
被重新定义的万圣节:政治追求和公民反抗
倪沛晴表示,中国官方对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严格叙事,唯独是像万圣节这样的“洋节”,民众才有空间借着这个节日的疯癫氛围,把平常被压抑的、被粉饰太平下的情绪爆发出来。她表示,这种“本地化”的万圣节活动其实过去一直存在,不过在2022年的“四通桥事件”和白纸运动后,中国年轻人更渴望借此表达政治上的追求和反抗,而不惜犯险。
倪沛晴说:“不管是蝙蝠侠还是蜘蛛侠,还是摄像头和'大白',他们每一个,不管是否有所谓的政治含意在里面,我会把它看作一个公民社会的公民觉醒的时刻。当他们就算看到有人被抓却还要到街上去的时候,它其实是有很重要的意义象征,就是象征着自从2022年以后,其实你可以看到中国的年轻人愈来愈不会言听计从,就是国家说什么就做什么。他们更多的会去批判反思,他们更多的会去表达自我,他们更多的会去反抗。”
从万圣节到白纸运动
海外组织“人道中国”创办人、“中国人权”执行主任周锋锁观察到,2022年海外的万圣节活动,其实是后来白纸运动的一个起点。当时中国国内正处于清零政策及封控措施最疯狂的阶段,又出现了“四通桥事件”、胡锦涛在二十大会议上被带离场等政治事件,海外多个城市的中国青年于是趁万圣节讽刺国内的政治情况。东京出现了“胡锦涛”,纽约中国年轻人更直接大声喊出政治诉求。
周锋锁说:“海外这些活动都是相对比较自发,而且是以年轻人为主题,有新的创意,这基本上都是后来白纸运动的特征。特别重要的就是纽约当时喊出来的'共产党下台、习近平下台'这样的口号,后来也在国内传播,成为白纸运动的口号。万圣节这个事情也很明显表现出海内外互动的情况。国内、国外发生的事情会通过互联网穿破中共的防火墙反覆传播、互相激大。”
本月底将是白纸运动两周年,中国国内估计难再有大规模反抗活动。倪沛晴表示,她们将以创新形式串连欧洲社群举办纪念活动,并将分两天在伦敦举行不同形式的纪念,包括在11月23日在伦敦举行守夜活动,悼念在乌鲁木齐大火中丧生的同胞。
责编:梒青 网编:伍檫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