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扭转中国人口负成长的趋势,国家主席习近平推行一系列措施,希望促进女性回归家庭、结婚生子。但是,数年过去,女性生育率依然持续下滑。年轻女性究竟如何看待政府持续催生的脚步?
自中国2015年放开一胎化政策以来,中国政府迅速转向,分别在2016年、2021年开放生育二胎和三胎,甚至在2022年起推动“新婚育文化”,企图透过降低经济负担和鼓吹传统观念等手段,营造有利于生育的"社会氛围"。
但中国生育率—平均每位妇女生孩子的数量却持续下滑,从2016年的1.77跌至2023年大约1.0左右,排名全球主要经济体倒数第二(仅比韩国略高)。
据《纽约时报》报道,政府官员除了挨家挨户追问生育计划和怀孕情况,包括办理结婚登记时给予产前维生素,并在分娩后要求拍照存档外,还在公园摆放敦促夫妇适龄生育的广告牌,并与大学合作开设引导学生“婚育三观”的课程。
长年生活在北京和长春、近两个月移居泰国的80后女孩(安全为由匿名)告诉本台,如果没根本解决教育、医疗和女性职场权益三个问题,包括性别对立严重,男女普遍把婚姻(彩礼)、抚育孩子的责任看作是零和游戏因此“不划算”的情况下,“生育率是救不了的”。
她说:“中国现在给的补贴,说实话还远远没达到平均教育投入的十分之一。你哪怕把产检和生育的费用全包了,都显得有诚意一点……。你发叶酸,是觉得我们买不起叶酸吗?”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人口学家、本台特约评论员易富贤表示,中国低生育率面临很多短板,如果只是在某个窟窿做一点小文章,效果不会好的。他认为,未来应关注财政部每个月会发多少钱补助生育家庭。
婚育文化建设试点
2022年起,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在北京市密云区等20个地方开展第一批婚育文化建设试点项目,并在2023年进一步推广至河北省邯郸市、广东省广州市等其他20个地区。
不过,易富贤表示,目前该措施尚未推广至全国,实际效果还很难评价:"只要不强迫、不太多地干预生活,不侵犯人权,各个国家应该多多探索,倒是没有必要过多的指责......应该可静观其变。"
尽管中国政府加紧脚步催生,但中国年轻女性却似乎不买单。专家认为,这与近两年中国社会普遍对政府的不信任有关。从新冠疫情处理不当再到随后的房地产危机、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等,中国民众比起以往更容易怀疑甚至批评政府的政策是否真正对人民有益。
哈佛大学社会学荣誉退休教授怀默霆(Martin Whyte)日前接受本台专访时表示,习近平敦促女性多生孩子显然引起中国社会的嘲讽。年轻人和女性尤其认为习近平的想法十分荒谬、与现实完全脱节:“他(习近平)究竟在想什么?我们居住生活的社会并不利于生育三个孩子的情况。”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The 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政策研究员巴丘尔斯卡(Alicja Bachulska)也在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印太计划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主持最新一集“从中国知识分子辩论了解中国(Understanding China Through Chinese Intellectual Debates)”的播客表示,尽管中国政府努力说服受过良好教育、中产阶级的城市女性多生孩子,但如果看看中国某些电影和书籍受欢迎的程度,就会发现女性的观点与政府期待大相径庭,“她们是很有可能不会帮助当局实施这些政策的”。
随着中国经济艰难地朝着5%的增长目标迈进,中国人口也持续萎缩,2023年减少的幅度进一步扩大到208万人;而中国生育率也自1970年代施行一胎化政策以来持续下滑,从大约6.0降至1990年代的2.0左右,更在2023年跌至1.0左右,排名全球主要经济体倒数第二。
记者:乔琴恩 责编:梒青 网编:伍檫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