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田坎乡一个贫困家庭的4名留守儿童近日在家中一同喝农药自杀,引发舆论关注。有评论认为,该事件折射了目前中国学校、政府部门监管失职、社会救助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政府网站6月10号发布消息称,6月9号晚11点半,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4名儿童在家中疑似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
上海“澎湃新闻”6月10号的报道说,田坎乡知情村民透露,中毒身亡的4名儿童是留守在家无大人照顾的四兄妹,1男3女,最大的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才5岁。4名儿童的父亲叫张方启,今年正月外出打工,母亲在3年前“被人拐跑”,爷爷奶奶已经过世,外公外婆虽然在世,但是年纪大了,无法照顾孩子,因此4个孩子独自留守在家中。1个月前,4个孩子因为没有生活费辍学在家,家里唯一的食物是孩子父亲去年种的玉米。因为太穷,四个孩子平时把玉米磨成玉米面,不用筛子筛干净,就凑合吃了。6月9号晚11点多,村民发现4个孩子躺在家中地上已经死亡,嘴边有呕吐物,旁边有一个空农药瓶,遂报警。目前当地警方正在对4人死亡原因展开调查。
包括搜狐、网易在内的多家网站6月10号登载了该消息,引发公众关注。有网友发帖质疑“4个孩子的低保在哪里?政府民政部门给的补助是否被村干部截留?九年制义务教育,4兄妹为何辍学?天天新闻里喊关心下一代、关心留守儿童、帮扶农村贫困孩子……这些事到底有没有人在做?”
关注该事件的江苏律师封顶6月10号晚间接受本台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
“如果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到位的话,会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比如,《义务教育法》落实到位的话,小孩这么长时间不去上课,学校应该有发现、报告制度,就不见得会发生这种事情。比如,《妇女儿童保护法》落实到位的话,所在的村委会应该及时的扶助,及时的报告,及时救助这些孩子,就不会发生这种悲剧,或者说悲剧不会发生的这么惨烈。”
封顶律师认为,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亟待完善。
“救助制度确实应该对救助条件放松,简化程序。像这种,看起来他父母都在,可能不符合孤儿院、福利院的收养条件。但是,他又是事实状态上的孤儿,那么就要考虑在执法灵活度上重新调整。”
上海“澎湃新闻”的报道说,贵州毕节4个孩子的父亲张方启虽然留了一个电话,但是一直打不通,目前村民们没有联系上张方启,孩子们的遗体已被送往殡仪馆。
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大学社会学教授邓小刚认为,贵州毕节留守儿童的这起惨剧,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巨大的城乡差距。
“当父母在家里无法生活下去,被迫出去打工的时候,让年纪这么小的孩子,13岁还有5岁的孩子,自己生活,这在任何社会都是不可想象的。孩子们又没有能力去支持自己,这确实是一个悲剧。”
早在2012年11月,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5名留守儿童,最大的13岁,最小的9岁,辍学流浪过程中,因躲进垃圾箱避寒闷死。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公众关注。江苏律师封顶曾致信贵州毕节市教育局,要求毕节市教育局公开以下信息:当地教育部门为保障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采取了哪些帮扶措施?5名死亡儿童中有一名儿童未辍学,他所在学校在发现学生离校或旷课后,教育部门及学校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保障这名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五少年中有四名儿童辍学,他们辍学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教育部门及学校采取了何种措施保障这四名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权?是否有政府官员因为未能保障这四名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而依《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受到处理?
封顶律师6月10号向本台记者表示,他迄今没有得到贵州毕节市教育局有关此事的任何回复,反倒是贵州司法厅向江苏司法厅施加压力,令他在律师执业资格审核等问题上遇到了很多人为制造的麻烦。 2012年11月,也是贵州毕节,5名流浪儿童为了避寒,在垃圾箱内闷死。
2012年11月,也是贵州毕节,5名流浪儿童为了避寒,在垃圾箱内闷死。
(记者:林坪;责编: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