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讲话,要求今后不要再盖外形奇怪的建筑。有评论指出,大型公共建筑选用外形奇怪的方案,与腐败有关。
中国官方新华网10月15号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天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讲话,希望中国文艺界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作品。他指出,目前,中国文艺创作存在重数量轻质量,抄袭模仿,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他要求,文艺工作者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文艺创作中,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原美国中文网刊《大参考》主编李洪宽认为,目前中国文化界缺乏优秀作品的主要原因,恰恰是中国政府的各种审查、管制,违背了真正市场机制下的“优胜劣汰”规律。
“主要是跟政府对文化的管制有关系。正常的市场,应该有竞争。中国古代历史上有那么多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也是民间创作出来的。尤其像《水浒》,是说书艺人几十年间慢慢淘汰出来的,大家不喜欢的就被淘汰掉了,喜欢的留下来,慢慢精品就出来了。现在为什么市场选不出好作品呢?因为中国决定上市的机制,不在老百姓手里,在文化部那些官员的手里,是那些人的趣味决定了作品的质量。习近平没看到这个根源,他当然也不能说这个根源。他应该解散中宣部、广电总局,应该让艺术家放手自己创作,写出来的作品好坏,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让受众决定。这才是正确的解决办法。”
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官方微信“人民日报微信”10月16号发文说,此次文艺工作座谈会既不是文联和作协的全国代表大会,也不是年度例行召开的文艺工作会,习近平的出席和长篇讲话堪称是高规格和超规格,对文艺界而言是罕见的。李洪宽则认为,习近平此次主持文艺座谈会并发表讲话,是想效仿毛泽东当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整合舆论,树立个人权威,但恐怕事与愿违。
“人民日报微信”10月16号发布题为《通稿之外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还讲了什么》的文章说,北京市今后不太可能再出现如同“大裤衩”一样奇形怪状的建筑了。因为习近平在座谈会上说,“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大裤衩”是指在北京市中心新建的中央电视台大楼。
山东建筑设计师张继伟就“大裤衩”现象表示:
“这样的建筑近年出现了很多。比如说央视大楼,它有一定创意,但违背了一个基本的规范。中国建设部有一个规范,体形不规则的建筑是不允许的,这是强制性条文。‘大裤衩’体形严重不规则,违背了最基本的力学原则。它的建成,很明显是一种需要,有个人的喜好在里面。我是搞建筑的,四四方方是建筑的一个基本形态。央视大楼这样的建筑,特别是这样的大型公共建筑,出现这样的体形,确实是超乎我们能想象的范围之外。而且,这样的建筑,现有的科学技术能建成,但是耗费相当巨大。”
美国中文网刊《大参考》主编李洪宽认为,大型公共建筑选用外形奇怪的方案,与腐败有关。
“这些奇奇怪怪的建筑,当时能够中标,主要是权贵集团决定的。有可能有更好的建筑师的作品,但是由于没有办法帮他们暗中捞钱,所以就不可能被接受。它是一个腐败产品。在中国,一个优秀作品,不管是电影作品、小说文字还是建筑设计,它能否出头,能否被选中,是这个腐败机制决定的。如果它能帮相关人员多捞些钱,那这个作品就可以被选中。如果仅靠艺术质量取胜,在中国是不可能的,这是中国的社会现实。”
“网易”新闻10月16号刊登了一组图片,盘点中国各地“奇奇怪怪的建筑”。其中,河南伊川北大门,被网民戏称为“裤腰带”。长沙海关大楼和南京雨花台区政府大楼,外观像美国国会。浙江温岭市法院,外观像美国白宫。辽宁抚顺沈抚新城的城市景观建筑“生命之环”是一个直径157米、相当于50层楼的巨大圆环,安装有1.2万只LED灯,用钢3000吨,造价上亿元人民币,仅具观赏功能。
(记者:林坪; 责编: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