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强来到洛杉矶活动,尽管他已卸下戏服,侨界还是以他最常在戏里扮演的“主席”相称。
唐国强说:“有网友帮我算了一笔帐,说我演了15个皇帝,演了18次毛泽东。演员永远不可能成为他,我就是个演员,就是个老百姓。但我很高兴演过一些历史人物,被他们家属认可,比如我演过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之后他的家人说我愈老愈像,我很高兴。我后来又演了阎宝航,他是阎明复(曾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长等职)的父亲,这角色是中国人讲的“大间谍”,后来阎宝航去世,他的家人也觉得我在有些地方很像。”
今年已第七届的“中美电影节”为唐国强举行个人影视作品回顾展,他透露,扮演毛泽东有三大障碍。
唐国强表示:“早期大家对‘主席’这个形象,只要开口讲湖南话,扮相像照片,观众就满足了。但逐渐地大家又希望他能更像个‘人’,演员需要对该人物有更深入体会。另外,我演他有三大障碍,第一是古月演出被老百姓认可了,对我来说这就是压力;第二,古月说湖南话,我说普通话,这也是压力;第三,古月是个生面孔,而我是个(影视)熟面孔,大家看到我新主演的角色,还要先把我以前演过的形象逐渐退化掉,是观众对一个角色的审视过程,这对我也是有难度的。演了这么多年,大家对我认可之后,对我又是个挑战了,因为我想再演别人就很困难。”

唐国强来到好莱坞,近距离关注美国的娱乐产业何以能强势领导世界潮流,也期待和美方携手,把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拍成跨国合作的电影。
他说:“因为中国有故事,美国有技术,有品牌和市场,如果双方能有很好交流与接合,我想会拍出很好的作品。我一直想拍,也估计能够拍好的题材是郑和下西洋,这故事有历史渊源,又有各国异域风光,再加上郑和当时航海的目的不是为了掠夺,我过去拍过有关郑和的电视剧,当时叫‘大航海’,后来名为‘郑和下西洋’,但电视剧远远达不到电影的视觉感受,拍不出大航海的壮观,我希望能拍成电影。”
眼下好莱坞业内人士已进入金球奖和奥斯卡评选投票前试片高峰期,针对中国电影多年“冲奥”失败经验,唐国强直言,这是代表竞赛影片类型出了问题。
唐国强指出:“是类型的问题,因为你又想得商业(票房),又想得奥斯卡,这是不可能的!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价值观的问题,这很重要。”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萧融发自洛杉矶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