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天主教地下教会势力的不同评估

0:00 / 0:00

(欢迎来信与我们分享您对这篇报道的看法)

香港《文汇报》援引北京某权威人士的话说,中国天主教地下教会势力正在逐步萎缩;有海外宗教界人士认为,这个说法是不确切的。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香港《文汇报》未披露其姓名的这位权威人士说,目前中国天主教地下教会信徒不到百万人,不是外界所估计的千万人;主教约二、三十人,且多在八、九十岁之间,逐渐失去活动能力,因此地下教会的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小。

美国的宗教权益组织“援华协会”负责人傅希秋对这一评估表示不以为然;他说,效忠于罗马教皇的中国天主教信徒的人数仍然超过天主教爱国会的人数:

“从数量上来讲,效忠于教宗的天主教信徒的人数也大于官方天主教爱国会下聚会的信徒人数。因为天主教对圣职和圣礼的要求比较严格,在弥撒和圣餐这些仪式上需要有圣职人员来主持的,在这一点上,可能会对天主教信仰的传播产生一些影响。但是,我不相信在整个教会的人数、天主教的人数在萎缩。应该是局部的地区有一些差异吧。其次,信徒人数的增长跟这个正式的神职人员或者主教是没有特别的关系的。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有的牧师、传道主教都送到监狱里,中国的基督教信徒的人数也有很大的增长。基督教是一个有生命力的组织,因为它把耶稣基督作为教会的最终的元首。”

加拿大天主教中华殉道圣人堂的安德肋神父表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天主教所谓地下教会大概有一千多万教友:

“中国每次让统计,都不愿意报实数,因为害怕运动来了有问题,大概给他报一个带有水份的。大概有一千多万教友。”

安德肋神父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了三点,一,认为中国天主教徒要么属于地下教会、要么属于官方的天主教爱国会,这种二分法不完全与实际相符;二,罗马教皇本笃十六世不久前致中国天主教徒的牧函呼吁官方教会与非官方教会合一。目前,不同教会之间有时存在某种默契;三,天主教爱国会的势力不像表面上那么强大:

“在明处看来,是地下的在减少,地上的在增加。不是的,我不认为是这样的。因为是教宗的牧函,教宗呼吁合一,只是要让我们双方要合一。我认为中国教会一直是走中间路线的居多的,因为目前都是二分法,地上地下,实际上在中国教会来讲,很大一部分人不完全是地上地下,他保持教会的原则,但他也不排斥和政府合作。(记者:地下教会与官方教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吗?)对,越来越分得不是那么清楚。因为教宗呼吁,有几个教区在外界还是分着,但是基本上有一种默契。在我所在的郊区,我们就有两个主教,教宗一直在强调不要出现新的主教,希望地下地上的神父合一。现在我们也要合作,政府也认可这种格局。当然,他们希望你转成地上,但是也不像以前到处抓他们干什么,起码到现在政府也不像那么过激的行为。他是容忍,只要你不闹什么乱子,他们也不是很过问。像你过宗教生活,他不像以前那么干涉。实际上,我们陕西、山西,你说是地上地下,只有西安市省城有爱国会,然后底下每个城市都没有爱国会。太原有爱国会,他只是想在大地方控制教会,但是太原的主教、西安的主教是没有完全被爱国会控制的。表面上看来有爱国会,但是爱国会的势力非常的弱。”

这位天主教神父表示,中国老百姓普遍对天主教有好感:

“其实老百姓都对天主教有好感,但是,这种政治议论,说白了吧,你加入天主教,你做官啊,你政审啊,多出了一点限制。不过现在慢慢越来越好,好多趋势你可以看到,不论是广州还是北京、上海,慕道的人增加的也很多,而且是知识分子的多。”

在被问道北京与梵蒂冈短期内有无建交的可能的时候,安德肋神父表示不乐观:

“这种可能性不大。为什么不大呢?因为中国的十七大刚召开,胡锦涛还没有那种政治自信,他没有完全稳定下来,他不会马上开门的,他有一种担心在里面。所以,在这种内部没有完全稳定、自信下,他不可能马上打开。但是,中梵一定会改善,这是一定的。从北京教区,这次他能够默认,他能够让北京的主教去征求罗马的同意,他们从这几十年能够慢慢能走向感恩的无神论,能够容忍宽大,应该给他们时间,我想。”

香港《文汇报》还援引北京的权威人士的话说,北京和梵蒂冈都有改善关系的意愿。

这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