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1949年以来一直是共产党一党执政的国家,但也有几个被称为民主党派的政党存在。有民主党派人士表示,他们在中国参政、议政的空间非常有限。下面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今年八月份,中共中央统战部一位负责人在接受官方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中国将加强对党外人士和民主党派人士的培养和任用。不过,中国出版的《小康》杂志报道说,目前党外人士和民主党派人士大多只在人大、政协中任职,他们提出的提案和议案,却很难获得采纳和落实。
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孙文广是中国八个民主党派之一的“民主建国会”的成员,也是山东济南市的政协委员。他对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表示,在中国民主党派成员在人大政协中的提案和议案,确实很少受到重视。
“他们会提很多提案,还要比赛谁提得多、谁提的被采纳。作为民主党派的政党这往往作为总结工作的重要一条。但仔细看这些提案就知道大多是经济、社会的一些问题,政治方面的提案几乎是微乎其微。”
民主建国会的主要负责人成思危,最近公开否认民主党派是花瓶党,但作为基层成员的孙教授则表示,民主党派在中国政治体制中,只能起很小的作用。有报道认为,有些中国的年轻人发现,加入民主党派可能会有更好的前途,因此宁愿加入民主党派。 原中国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化工学院院长,也曾经是广东省政协委员的高大维表示,确有类似的情况。
“有这种情况,但是有个条件就是这种人必须在学术上有点名气、有利用价值的人才升得快。一般年轻专家做出成绩了加入民主党可能就提得很快。”
孙教授介绍说,1949年中共建政之后的最初几年,中国政府中有不少非共产党人士,但后来全部被清除。近年来,民主党派成员虽有增加,却很多都同时具有中共党员的身份。
“现在共产党的制度就是民主党里面要有共产党人,特别是机关民主党派。山东有一个委员会,里面的工作人员很多都是共产党员,大家都知道。共产党控制民主党是有一套办法。”
高大维教授则表示,民主党派成员在中国各级机关部门中,一般只能担任副职,不可能出任正职。
“我所在的华南理工大学,八九个校长、副校长中一个是民盟副主席,一个女的,姓韩。她不能参加党委会,你想重大的决策全部是党委会决定的。校长是党委会副书记。所以这就叫‘一元化’领导,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所以这种情况下,一个副校长又是个民主党,党委决策权力的会议参加不了,就只好管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什么民主党派呀、统战呀这些事。”
《小康》杂志的报道引述中共中央党校一位专家叶初笃的话说,培养和选拔党外干部,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的要求。不过已经公开宣布退出中国共产党的高大维教授认为,问题在于,由中国共产党选拔和培养的干部,只能依照共产党的政策行事,谈不上合作协商,更不可能有监督共产党的功能。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