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印发一份有关爱国教育的文件,强调爱国主义本质是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有大陆学者对所谓“爱国”的定义提出异议。
“爱国”的定义是什么? 所谓的“爱国主义”又应该如何培养呢? 根据近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又表示爱国主义应该是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要坚持从娃娃抓起。
《纲要》强调要把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包括市民公约、行业规范都必须体现爱国主义的约束和规范。教育的基本内容也要坚决维护习近平的核心地位和党中央权威,推动习近平思想进入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军营和网络,引导民众牢记红色政权从何而来。
《纲要》提出要在网络文学、动漫、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领域,加入爱国主义气息。而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等作品都要体现爱国主义教育要求。对于知识分子,纲要提出要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要广泛动员和组织知识分子到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进行调研考察。
整个《纲要》涵盖社会各个阶层,并提出要把爱国主义融入法律和制度,并加强“一国两制”实践教育,引导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增强对国家的认同,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郭于华向本台表示,根据《纲要》内容,所谓的“爱国”,其实爱的是党和政府。
郭于华:“这种提法本身就比较荒谬。它们在现实当中就是一体的。党国是一体的。政党也好,政府也好,应以保护人民基本利益,人民的福祉,和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如果承认这一点,它自身可否提出,它服务的人民,它应该保护的人民一定要爱它。它有没有道理和逻辑能提出这样的要求?”
她认为,“爱国”根本没法教。
郭于华:“爱和不爱应该是‘发乎心出自情’的。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不是靠外部力量实现的。这是最浅显最基本的道理,小孩子都应该懂得。宣传不是教育,宣传是一种灌输,是一种强制,让你必须要相信某种主义或观念。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它就会有强迫性的措施。整治你或者给你很大压力。”
郭于华相信,《纲要》提及港澳台人士,与近期香港局势急剧恶化,“反修例运动”获得不少台湾人声援有关。
郭于华:“估计(两者)是有(关系)吧,这也很明显了。我觉得达不到什么目标。用一种高压和强迫性质的东西来做的话,只会适得其反。”
《实施纲要》分6大项目,共34点,中共中央要求大陆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记者:高锋:责编:胡力汉、嘉远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