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似无降级之说 民间担忧选址不妥

0:00 / 0:00

自设立之初就被称为“千年大计”的河北雄安新区日前迎来了首部综合性地方法规,指出它将重点承接八类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并对新区改革开放等方面作了规定。那么,在这项法规当中,雄安究竟有怎样的定位?将雄安建成一个大都市的前景又如何?

2017年4月,中国政府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并指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又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个“千年大计”。

新规明确雄安定位

四年过去了,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上周刚刚通过了《河北雄安新区条例》。这份长达十章、八千多字的文件指出,雄安新区将重点承接八类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包括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创新型民营企业等等,并将重点发展高端高新产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一名负责人日前对新华社表示,从今年起,他们将以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医院和央企总部为重点,分期分批推动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区疏解。

但在河北生活了十几年的教育界人士谢明华表示,当地的自然环境决定了雄安新区的选址是不妥的。

“当局根本不该再在华北建造一座‘百万级’大城市,一个是它地势比较低,另一个是它本身就缺水。”

公开信息显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新区位于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华北第一大淡水湖白洋淀坐落其中,上游有多条河流。

旅居德国的水利专家王维洛早在雄安新区设立之初就曾发文说,由于当局上世纪在河北修建了几千座水库,海河流域已经没有常年流水的自然河流,白洋淀已经丧失了自然生存和自然净化的能力,水污染非常严重。

他近期在接受本台采访时重申,雄安新区的地理位置存在重大缺陷。

“雄安新区那个地方根本不能建大城市,因为它是中国华北平原上地势最低的地方。如果白洋淀海河发一次百年不遇的洪水,那么雄安新区的九成左右都会被淹没。”

中国河北雄安新区(网络图片)
中国河北雄安新区(网络图片)

何为“千年大计”?

《河北雄安新区条例》发布后,还有另一个细节引起了热议,那就是“具有全国意义的”雄安新区的法定身份是“河北雄安新区”,这让不少人认为雄安新区“降级”了。但本台记者注意到,中国政府从一开始就称之为“河北雄安新区”,而非“中国雄安新区”。另有中国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目前有19个国家级新区,但没有一个拥有“中国”的前缀,而通常是根据地域属性从属于某个城市或某个省,雄安新区也不例外。

除此之外,这项法规中还专门有一个章节聚焦改革与开放,同样引发广泛关注。但记者阅读相关章节后发现,文中提到的“改革开放”大多是经济体制改革,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税制改革、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等等,但只字未提与政治权利相关的体制改革。

深圳财经评论人士邹涛指出,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所以发展成为全国最成功的新区,是因为它们各自依托了周边金融环境和海洋等先天优势,而雄安新区既不沿边、也不沿海,充其量只能充当一个缓解首都功能的副中心。

他还表示,雄安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千年大计”,务必要走政治改革的道路。

“我认为雄安要想实现‘千年大计’,中国领导人就要有政治改革的魄力,让它成为一块真正的试验田,比如官员由民选产生、实行三权分立。”

不过,《河北雄安新区条例》的总则中提到,新区的规划建设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在这样的框架下,政治改革能有多大空间,显然是不言而喻的。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家傲华盛顿报道 责编:申铧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