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务新媒体“长安剑”“亮剑”

近期,中国官方的强硬“说教”式宣传发生改变。有媒体报道,中国政府组建了一群新媒体年轻编辑,以更“与时俱进”的方式进行宣传工作。那么,中国读者是否会掉入官方的“温柔陷阱”呢?

2015年9月,一个名为“长安剑”的神秘公众号在微信亮相,并在潜伏3年后以更换名字的方式公开宣布身份——中央政法委长安剑。

“长安剑”成“香饽饽” 官媒都追捧

“长安剑”因以“民间身份,官方立场,法治视角,网络表达”来点评热点、解读政法工作、弘扬法治精神而受到官方媒体的高度赞扬。

《人民日报》点评该公号说,“‘长安剑’在敏感议题上以独到、专业的视角发声,具有直逼人心的理性力量。最可称道之处, 是其对各类新媒体传播样态娴熟运用、游刃有余。创新手法不胜枚举,成功实现了与网民的情感共振”。

“长安剑”的布局与内容:降低姿态 然后“温水煮青蛙”

记者在浏览“长安剑”公众号时发现,很多文章标题会设置疑问,制造悬念。文章内容较为简洁,语句也颇为朴实,重要字句也会用不同颜色标识。

对此,中国媒体人邓尼孜向记者表达了他的看法。

“标题就是要引起大家好奇心。内容上以小段为主,与传统官媒相比,长篇大论很少,这样可以减少读者的烦躁感,符合自媒体时代的特性。先让读者点进去,然后‘温水煮青蛙’。”

邓尼孜还补充说:“写作风格上,官话套话较少,亲和力较强。降低姿态能够引起老百姓的共鸣。将总结性语言特殊标注出来,能牵住大家的思维,增强气势,使得读者更加坚定。这样的话,从细节上就把官方信息中光彩的一面带到民众的生活中,减少距离感,还能引起共鸣。”

“长安剑” 如何解读时政与热点事件?

记者还注意到,“长安剑”的文章在谈及政治问题时,口径与政府一样,而社会热点事件有关的文章在引用政府表态之余,还会传递出“正能量”。

例如,“长安剑”曾刊载“四位内地年轻人”在香港“旺角暴乱后”,致香港年轻人的公开信,反问香港市民“用街头打砸抢的方式来实现所谓‘以暴制暴’的正义,这就是你们心目中的民主和社会进步吗?”,同时以中国几年前发生的反日游行为例表示,“这样的非理性剧目再没有上演过,说明我们日渐成熟,也说明我们日渐强大,抛弃弱者的受迫害心理。……我们不愿意被视为弱者,需要靠无理取闹来宣誓存在感。”

中国独立媒体人博特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认为,有理由相信这些公开信是中国官方所为。

“这些信的内容跟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协会微信公众号里面,发的致旧马会的文章一样。说白了就是要让民众相信官方的宣传是情有可原的。”

博特还驳斥了信中以占中运动和反日游行作为对比的例子。

“首先香港的社会制度跟中国大陆不一样。文章里的对比有点牛头不对马嘴。香港的占中是考虑自身的资本主义制度如何再保持下去、考虑本地民生问题。反日游行则是涉及民族情感如何帮助中国政府在国际舆论场上据理力争的条件。”

邓尼孜也告诉记者:“这种文章跟《告台湾同胞书》的思维有些类似。作者是立足于一个制度高尚的姿态去写的。能用国家情怀去绑架对方行为,是‘套近乎’的做法。”

另外,“长安剑”还就震惊海内外的“709”事件发表文章《天津庭审四个没想到,让境外想闹场的人哭晕在厕所》。文章列举的4个“没想到”,包括王宇律师的“倒戈”、大量案件相关信息的公开、翟岩民对判决“感动落泪”以及709家属联合声明的“造假”,都意味着“中国法律人,用践行“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意志和行为,筑起抵御颜色革命的钢铁长城”。

博特向记者表示,“长安剑”发表该文章的目的是在向外界宣战。

“可能就是给在国内一些怀有民主自由思想或者知道真理的人警告。对外媒也是说,以后一些有关群体性冲突事件的报道,中国政府最终还是能把握整个事件的舆论导向。还有就是配合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中国的司法勇于向西方的司法‘亮剑’,不会相信西方所谓司法独立的言论,为这个言论站稳脚跟。”

北京握了一手好牌?博特:适得其反

在互联网发达、民众严重依赖手机获取信息的时代,北京政府似乎把握住了好时机,以新媒体运作下的官方口吻也似乎存在一定魅力。

但在被问到读者是否会掉入中国当局的“温柔陷阱”时,博特强调:“我觉得可能表面上看起来是有些道理,但如果仔细去看就会发现,文章里面的东西很多都是东拼西凑的,最后的效果真的只会适得其反。”

邓尼孜则表示,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官方宣传都是基于无选择以及不能质疑执政者思维的前提下。想要破解“魔咒”,就要打破已有的常规,多问“为什么”。

(记者:韩洁 责编:申铧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