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人大和政协会议召开前夕,中国当局突然宣布本次及以后均不举行总理记者会,中方此举引发国内外社会对其政务缺乏透明度的担忧。有学者指出,取消总理记者会与当局一贯提倡的开放政策背道而驰,不仅对政治产生一定影响,也将重创外国投资。
中国“两会”于本周在北京拉开帷幕。而在中国人大十四届二次会议召开前夕,人大发言人娄勤俭本周一正式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统筹考虑以上安排,今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不举行总理记者会。如无特殊情况,本届全国人大后几年也不再举行总理记者会。
【今年起往后几年】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March 4, 2024
【本届人大会议闭幕后不举行总理记者会】… pic.twitter.com/MNLq0iRiTr
此决定一出,迅速引起国内舆论质疑。美国媒体《纽约时报》发现,在中国社交平台微博上,“不举行总理记者会”相关搜索结果曾遭到审查不予显示,但经本台记者验证,目前微博上的相关讨论已经恢复。
海外政论刊物《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分析认为,不仅是社会公众,甚至参加两会的代表也对这项决定感到意外和不满。他说:“当局现在做任何事情,明明知道自己是不得人心的,所以要控制网上的讨论。”
胡平说,取消总理记者会无疑是“开倒车”。“在整个‘两会’期间,其他的每一步都是事先安排好的,照本宣科、老生常谈。唯有记者会不可能事先写好剧本,因此总理总有一定的发挥空间。 ”
在中国总理向全国人大作出政府工作报告后,总理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国内外媒体问询的惯例,始于1993年。尽管历届记者会很少偏离中共官方叙事,但仍不失是一个外界直接问政中央的重要渠道。2012年,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后的总理记者会上,前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在三个小时里直接回复了记者的提问,其中甚至涉及藏人自焚抗议、直接选举、薄熙来等敏感议题。
【总理记者会 后会无期?】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March 5, 2024
今天,实行了30多年的 #总理记者会 制度被取消。
下一个被取消的,将是总理,还是记者? pic.twitter.com/yqlNoKeONd
在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已故中国前总理李克强在记者会上坦诚表示,中国“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直接暴露了习近平全面脱贫目标的不切实际。
胡平说:“单单凭这次总理记者会,李克强说中国人还有6亿人一个月收入1000元,那习近平当然对总理记者会这种方式相当讨厌。可以推想大概这个时候他就动了这个心思,以后不要再开总理记者会了。”
旅美时事评论人士横河指出,这并非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首次打破传统,而影响最为广泛的无疑是此前的修改宪法,确立终身任期制。
“习近平是把邓小平以来建的所有规矩都打破了,在组织形态上主要是任期制。这个实际上是中共试图进行内部改革来维持共产党统治的方式,他给破坏掉了。”
此外,他还指出,在第二届任期中,习近平还打破了政治局常委的排位,从集体领导走向了一人集权。
他说:“毕竟当时在培养接班人的时候,李克强是排在习近平前面的。虽然习近平有一定的权力,但不足以把李克强打到跟班的位置上。政治局常委原来基本上是平起平坐,现在常委都向他汇报,这个在中共党史中比较少,至少中共建政以后没有达到这个程度。”
此外,横河还指出,在习近平治下,邓小平建立的以技术官僚为主体的治理模式也被打破,而现在,对党、对习近平的忠诚成为了选拔官员的唯一标准。
【李强政府工作报告首秀】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March 5, 2024
【蔡奇点头 习近平致意 李强笑开怀】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月5日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做政府工作报告。李强报告结束走回座位后,蔡奇对他点头似乎表示肯定,习近平对李强说话,李强笑得开怀。#李强 #蔡奇 #习近平 #政府工作报告 pic.twitter.com/g30RL3o1oR
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2023年夏天陆续被消失的外交部长秦刚和国防部长李尚福。2022年,秦刚先在中共二十大上跳过担任中央候补委员的常规,直接晋升中央委员,接着同年底打破惯例提前出任外交部长、2023年3月创下新例在较短时间内升任副国级的国务委员,最后2023年却又因为不明原因被解职,至今下落不明。同样在去年消失的国防部长李尚福被提拔的过程,也一样因为打破旧规引发热议,但谁也没想到他在半年多后就被解职。在两个破例提拔的部长先后被失踪后,习近平的内阁被美国驻日本大使伊曼纽尔(Rahm Emanuel)形容 “就像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的小说《无人生还》(And Then There Were None)一样”;外界普遍认为两名部级官员的提拔过程和下场,进一步强化了“习近平决策不可预测”的印象。
另外,原本应该在2023年秋天召开的20大三中全会,至今也仍无音讯。这个传统上用来做出重大经济决策的会议,在中国经济面临下行的情况下却一延再延,让国内外投资人困惑不已。
惯例破坏后 外界更悲观
取消总理记者会的决议如此仓促推出,国际社会亦质疑纷纷。在中国外交部本周一(3月4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法新社记者在提问中表示,对外国媒体而言,总理记者会是公开问政的难得机会,“中方不担心这个决定体现出一种对外不开放的态度吗?”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则回应表示,记者的担忧毫无必要。
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告诉本台,总理记者会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走向高峰的产物,他同样认为取消总理记者会昭示着倒退。
“中国完全在清算过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政治体制取得的微弱进展。中共进行决策以前还会采纳社会的输入,而现在完全堵塞了这个渠道。”他说:“而现在中国所有的事务都纳入了他(习近平)绝对安全概念以后,不仅是82年宪法被破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总理对人大负责制全部被破坏。”
此外,夏明还认为,李强作为总理,在本次作政府报告时错误频出,其自身能力不足以支撑他在几个小时的记者会上临机应变。
胡平指出,取消总理记者会就是切断了社会问政中共的重要渠道,彰显了当局执政的不透明性,会加剧外界对中共执政能力的悲观情绪,进一步打击外资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他说:“这和中国当局所希望的外资、外企对中国的投资环境有信心,一再宣称中国的经济还是要开放的这些说法背道而驰,所以对整个中国各方面的状况,不仅仅是政治、包括经济,都会带来很严重的负面影响。”
记者:经纬 责编: 李亚千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