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周一宣布一系列加快鼓励适龄婚育和支持育儿的措施。不过,专家指出,即便中国推出强有力的生育政策,依旧难以挽回极度低迷生育率的长期趋势。
10月28日,中国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呼吁提倡适龄婚育和夫妻共担育儿责任,并要求地方政府改善生育和育幼支持。
据国务院对媒体的问答,政府将从经济、服务、时间及文化四个方面降低生养和教育成本,营造尊重和支持生育的社会氛围。
专家指出,新措施力度看似更大且更全面,但没有太多新意,短期内可能刺激更多生育,但要将中国低迷的生育率提升至更替水平,也就是让这一代的新生儿在数量上能够替代其父母一辈,维持人口的代际稳定,历史上没有前例可循。
美国马里兰大学人口社会学教授柯恩(Philip Cohen)表示,“如果中国政府真把资金投入到这些措施,对家庭和社会都非常有益。但我敢肯定,这不会对生育率产生太大影响。”他提到,无论是借鉴当前韩国的情况,还是80、90年代欧洲的经验,即使像匈牙利推出强有力的产前政策,短期内提高了出生率,但要扭转下降趋势并提高生育率难度极大。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彭秀健也表示,低生育率是全球趋势,特别是在亚洲,年轻人普遍不愿意生孩子。新措施要“起作用,也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改变人们的生育意愿”。
专家:仍需减轻年轻人就业和抚养老人压力
中国国务院周一提出的具体措施包括延长产假从98天增至158天,超过半数省份的生育津贴支付期限不低于158天,以及设立约15天的配偶陪产假、5至20天不等的父母育儿假。此外,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和子女教育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的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从每月1000元提高至2000元。在扩大托育服务供应方面,地方政府整合中央和地方的资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和公办网络,并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适当运营补助。
专家认为,通过优化生育保险、产假制度和生育补贴,将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等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以及提升儿童医疗水平、普惠托育服务和住房支持,再加上鼓励用人单位采取弹性上下班和居家办公等措施,可以减轻职场女性的生养负担。但还需要其他配套措施,例如减轻年轻人的就业竞争和抚养老人的压力,才能更有效地改善中国的人口结构问题。
彭秀健认为,长远来看,改善就业环境非常重要,例如缩短工作时长、改善女性因生育而影响升迁的情况,以及谁能少休假的竞争,比较能提高女性的生育意愿。
芬兰土库大学的人口学家尼森(Jessica Nisén)以女性产假延长为例指出,父亲的育儿和陪产假应相应延长,才能向育龄一代传达政府对家庭幸福和性别平等的重视,强调男女共同承担育儿责任的信息,而不是自上而下地设定要生多少孩子的生育目标。
奥地利维也纳人口研究所副所长苏波卡(Tomas Sobotka)也表示,新冠疫情以来,中国经济前景持续低迷,许多年轻人对未来职业发展、能否负担大城市住房等感到迷茫且缺乏信心,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部分解决,将难以恢复低迷的生育率;反之,政府一味劝说年轻人组建家庭的努力,反而可能面临更大阻力。
柯恩则告诉本台,”与其试图提高出生率,更明智的做法是将资源转向老年人护理,因为这将是未来几十年的当务之急”。此外,他指出,中国和韩国的处境相似,不仅教育和抚养费用高昂,竞争还非常激烈。即使新措施有利于女性兼顾职业和家庭,让某些人愿意多生几个孩子,但也可能使部分人更倾向于追求事业,而只生一个孩子。
根据中国非官方智库育娲人口研究今年2月发布的报告,中国将一个孩子抚养到18岁的成本相对于人均GDP的倍数几乎是全球最高,多达6.9倍,美国则为4.11倍,日本4.26倍,德国3.64倍。
责编:李亚千 网编:何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