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崇州市反贪局局长柯建国星期天上午坠楼身亡。官方媒体引述相关人士称,死者患有抑郁症,初步排除他杀可能。这是四十天内发生的第五同类事件,而民间对官员的每次“自杀”,都被称为“抑郁症”,众说纷纭。
新华社星期天引述人民网报道称,当天上午11时左右,四川崇州市反贪局局长柯建国在该市检察院办公楼坠楼身亡。报道引述相关人士透露,柯建国患有抑郁症,初步排除他杀可能。目前,警方和检察院正在调查此事。据透露,柯建国现年45岁,曾在国有企业担任会计,1995年以总分第一名考入四川省崇州市检察院工作。2001年被四川省检察院荣记个人三等功,2005年被评为崇州市十佳青年,被成都市检察院记个人三等功。
对于上述死讯,网民有各种议论。署名“刁二王”质疑写道,官员的每次坠楼都是自杀,而且每次都是因为抑郁症。网民“盛福济”写道,这些报道一看都是一个模式!反正官员非正常死亡都是抑郁症。也有网民称,反贪局局长为何坠楼身亡?水肯定很深。
民间作出各种猜测
据报,柯建国在崇州检察院任职期间参与查办了国家粮食储备库原主任蒋惠珍贪污案、崇州市二轻局党委副书记徐贵忠贪污案等。当地维权村民士何世强星期一告诉本台,官方对他的死因解释不可信:“我昨天中午听到这个消息,我们觉得新年刚刚过,他就死了,从我个人认为,他这死可能是有预谋,这都是官方说辞”。
记者:你们对这个人有没有评价?
回答:他这个人,我对他没印象,我们曾直接交控告信告地方上有些贪污行为,他们都是帮我们(材料)交信访窗口,他们就不让我们老百姓上楼,我们就没见到这个人,我们对他们的评价应该都是腐败一类的人。
另一位当地人晏女士称,柯建国死因有各种传闻:“说是被潜规则吧,具体原因不是很清楚,官方说是‘抑郁’,就‘抑郁’吧,反贪局的局长压力太大了,好官员啊,反贪局的局长自杀应该是压力过大”。
记者:是不是他这个位置很难做?
回答:对,我个人认为是这个原因。
《检察日报》记者在2006年的一篇报道中提到,柯建国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由于掌握了一些会计专业知识,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时,他往往能敏锐地发现其中的财务问题,而且深入浅出地把问题讲出来,让人明了。
这是1月上旬以来,第五起官员非正常死亡事件。1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副局长祁晓林自缢身亡,警方称其生前身患疾病,有抑郁症状。三天后,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法院副院长张万雄跳楼身亡,警方初步判定系自杀。最近一次是在1月14日,湖北随州市科技局局长王甫友跳楼身亡。
熟悉中国官场的北京学者史先生分析官员自杀时说:“一个就是互相之间的牵连,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感觉到自身没有保障,太黑”。
记者:或者处理反贪案时,受到很多牵制,会不会有这种情况?
回答:那是肯定的,包括下属纪检人员。最重要一点,他还是没有自信,不是现在讲什么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哪里有那么多自信,有自信还要自杀,还会悲观吗?
官员抑郁症何来?
自由撰稿人吴若愚在其博客评论说,到底这些官员在自杀之前做了什么?他们是否有贪污腐败,假如没有,那么,作为一个清正廉洁的执法者,他们的抑郁症从何而来呢?.....可以断定的是,不管是反贪局长、还是纪委书记,这些职务,在中国都是受雇于官方,真正遭遇比自己职务高、权力大的贪官时,他们也只能“望法兴叹”,甚至是束手无策。更是陷入了两难境地。。。。他们心里是这样的矛盾,恶劣的官场生态,岂不让人抑郁?其实,只要看看贪官出狱如英雄般凯旋的新闻,就不难理解反贪局长为什么要自杀了。
史先生称:“很多案子,随着他对案件的掌握,深入,他会越发感觉到可怕,感觉到制度的危险,他有这方面对他的打击,他没有接触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不知道有这么黑啊”。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乔龙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