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没有恐惧的7个星期” - 吴仁华口述“六四”史(5月21日)

1989年5月21日

  • 中央新闻报道指导小组成立 对官媒有关学运、戒严的报道提出7条要求
  • 李鹏建议邓小平尽快解除赵紫阳职务 邓要等军队进城后再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 叶飞等七名老上将致信戒严部队指挥部和中央军委 反对军队进城
  • 北高联投票决定学生撤离广场 王丹召开学生代表紧急会议 否决北高联决议

>>【"中国人最没有恐惧的7个星期"-吴仁华口述"六四”史】 Opens in new window ]

1989年5月21日,北京宣布戒严后,两辆城市公交车封锁了通往天安门广场和建国门大街的主要街道,以阻止军队进入。(法新社)
1989年5月21日,北京宣布戒严后,两辆城市公交车封锁了通往天安门广场和建国门大街的主要街道,以阻止军队进入。(法新社)
1989年5月21日,北京开始实施戒严令,示威者站在解放军装甲车上。(法新社)
1989年5月21日,北京开始实施戒严令,示威者站在解放军装甲车上。(法新社)
1989年5月2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法新社)
1989年5月2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法新社)
1989年5月21日,北京大批民众违抗戒严令,走上街头,阻止军队进入首都中心。(美联社)
1989年5月21日,北京大批民众违抗戒严令,走上街头,阻止军队进入首都中心。(美联社)

1989年的5月21号,李鹏认为当时的官方媒体开始一面倒的支持学生运动,所以成立新的中央新闻报道指导小组。5月21号当天下午这个指导小组就召开了首次会议,指导小组的组长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副部长。在首次会议上,就对中国官方媒体的宣传报道提出了7条要求:

第一要反映各界拥护中央精神;
第二是要报道戒严的必要性;
第三还要报道各地贯彻中央精神的实际行动;
第四及时揭露各种谣言;
第五,一个月以来攻击党的反动言论要逐渐进行批判;
第六,对美国等干涉我国内政的事情要反驳;
第七,各报要有评论,争取群众,稳定形势。

李鹏想借用这个新成立的中央新闻报道指导小组扭转所谓的舆论导向,然后让中国官方的媒体重新在中央的控制之下,配合制止动乱的工作。

5月21号,李鹏给邓小平办公室主任打了电话,就是请他报告邓小平,建议近期内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从组织上解决赵紫阳的问题。所谓从组织上解决赵紫阳的问题,就是要解除赵紫阳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所以当天晚上邓小平给李鹏下了指示,说应该在戒严部队大军进入北京以后再开政治局会议,这样可以避免干扰才能开得更有把握。所以邓小平这个指示也表明他还是枪指挥党,比较相信枪杆子。

5月21号当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启立到赵紫阳家说了一件事情。他说全国人大常委要求委员长万里提前回国,但是人大常委会这份要求的报告中央一直没有人给予批复,所以就搁置在那里。赵紫阳就让胡启立告诉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彭冲,由全国人大的中共党组直接出面发电报给万里,督促(正在加拿大访问的)万里提前回国。因为当时赵紫阳、胡启立还有一些人,他们是希望让宪法当中规定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提早开会,也就是开紧急会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来讨论北京戒严是否合法,然后再讨论对学生运动的定性的问题。所以赵紫阳他们是希望能够尽快促成这种事。但是李鹏他们就是极力劝阻这事。在万里能够不能够提早结束访问加拿大跟美国的行程,然后回国来召集开会的事上,李鹏跟赵紫阳两个人的态度完全是对立的。

5月21号当天下午北高联召集了50多所高校学生自治会的负责人开会,主要是研究下一步如何行动。在讨论是否应该撤离天安门广场的时候,争论得非常激烈,所以最后只能靠投票表决来决定。这投票的结果是32票赞成撤离,14票反对撤离,两票弃权。按照民主的规则,少数服从多数,所以北高联就做出了撤离天安门广场的决定。可是当天晚上王丹就在天安门广场纪念碑的北侧召开了学生代表的紧急会议,又否决了当天下午北高联撤离天安门广场的决定。所以在北京戒严以后学生要不要撤离天安门广场,后来成为一个争论的焦点。在5月21号当天发生了一件引起轰动的事情,就是这一天有7名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时的老上将发布了一封联名信。这7名老上将有叶飞、张爱萍、萧克、杨得志,陈再道,宋时轮、李聚奎。这联名信比较短,全文如下:首都戒严部队指挥部并转中央军委:鉴于当前事态极其严重,我们以老军人的名义向你们提出如下要求;人民军队是属于人民的军队,不能同人民对立,更不能杀死人民,绝对不能向人民开枪,绝对不能制造流血事件。为了避免事态进一步发展,军队不要进城。1989年5月21日。

这7个老上将这样内容的一封联署信在社会上当然就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所以当天学生组织就把这个公开联署信印成传单,在北京市内广泛发送。

(林坪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