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6月7日
- 戒严部队指挥部邀请中国官方记者到天安门广场采访 弹痕累累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戳穿当局谎言
- 戒严部队指挥部撤出人民大会堂 部队陆续撤出天安门区域 进驻北京市其他戒严执行点 主要任务是抓捕所谓动乱分子
- 戒严部队枪击外交公寓事件
- 北京市民继续以设置路障、烧毁车辆的方式表达抗议
- 全国各地的抗议活动还处在高潮当中
[ >>【"中国人最没有恐惧的7个星期"-吴仁华口述"六四”史】 Opens in new window ]
1989年 6 月 7 号 上午九点半左右,戒严部队指挥部邀请了一批中国官方记者到天安门广场采访,由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刘成康等人陪同。他们试图通过这次中国官方的采访来证明戒严部队在天安门广场清场过程中没有开枪。可是他们没有想到,中央电视台在当天晚上播出的采访录像中有一个特写镜头: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弹痕累累。这显然是中央电视台有良知的媒体人借机用特写镜头来戳穿中共当局的谎言:戒严部队在天安门广场没开一枪。
当天下午五点,李鹏等人在杨尚昆中央军委办公地点开会,决定戒严部队指挥部撤出人民大会堂。从当天开始,除了陆军第38集团军,其他部队陆续撤出天安门区域,进驻北京市其他戒严执行点。很多戒严部队分头进驻北京各个区的公安分局和派出所, 这名义上是配合公安人员抓捕动乱分子、暴乱分子、非法组织的骨干份子,实际上是因为北京的公安人员了解学运的情况,同情学生和反对武力镇压,公安人员在抓捕所谓的暴乱分子、非法组织 、骨干分子过程当中非常不得力, 所以中共当局特意让戒严部队变相接管公安部门。
从这一天开始,戒严部队官兵的主要工作,就是出动抓捕所谓的动乱分子、暴乱分子、 非法组织、 骨干分子。他们的抓捕是盲目的,很多无辜的人被抓捕,包括北京某乡有一个党支部书记,他是支持戒严的,结果被抓了。戒严部队按照他们一贯的做法,不问身份先毒打一顿。 这个党支部书记还来不及开口,就被打伤了。等他后来解释说他是党支部书记,他是支持戒严的,戒严部队才打电话确认,但人已被打伤了。所以在这之后,戒严部队主要工作就是逮捕一些人,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被逮捕者遭到毒打致残。
在6月7号上午10 点,第 39 集团军步兵115师某团第七连负责对录制反革命暴乱录像人员的警戒任务。这是官方制作的一部反革命暴乱的录像,播放后混淆视听。第七连的官兵担负这个警戒任务,后乘车路经建国门立交桥附近的时候,遭到从路边大楼的两个方向枪击,第七连一个士兵当场死亡 ,另有3名士兵受伤。第七连的官兵开始开枪反击,并包围了附近外交公寓。李鹏得知消息后非常紧张,马上打电话给前总参谋长迟浩田,告诉他说:在国际社会已对我国采取孤立政策的情况下,为避免引发国际事端,要求戒严部队马上撤出对外交公寓的包围,戒严部队才撤离,本来戒严部队是准备冲进外交公寓进行搜查的。包括美国和日本都针对此事件表示关切和抗议,日本还特意召见了中国驻日本大使。
6 月 7 号这一天,还是有北京市民在抗议,以设置路障、烧毁车辆的方式表达抗议。当天凌晨时,北京市西城区公安局就在西单路口抓捕了纵火烧毁一辆公共汽车的王元喜,他是西城区的环卫工人。 他在一审判决中被判处死刑,在二审时因他有精神障碍,改判无期徒刑。他在坐牢18年后,于2017年7月出狱。北京有很多像王元喜这样的民众,因为被六四屠杀所激怒,就用烧砸军车或者其他方式表达抗议被判处重刑。北大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李海后来就向海外人权组织提供了一份522人的名单,这522人都是北京因为抗议六四屠杀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普通市民。李海因泄漏国家机密罪,被判刑9年。
6月 7号凌晨,有一群抗议民众在拆除南礼士路南口公安岗亭时, 被戒严部队当场开枪, 杀死四个人,抓捕了两个人。当天上午香港《经济日报》的特约记者在北京火车站对面的国际饭店亲眼目睹,至少有4名无辜的市民被戒严部队开枪打死。 从6月4号天安门广场清场结束后,一直到 6 月 7 号,戒严部队官兵在北京多个地点随意开枪。 所以,六四屠杀事件后在北京更多地点,有很多民众包括学生被枪杀。
6 月 7 号 晚上 6 点钟,北京大学学生自治会广播站广播了北高联和北大学生自治会筹委会联名发出的告全市人民书,这其中就提到邓小平、 李鹏、 杨尚昆反动政府镇压民众,呼吁全市人民罢工、罢市、 罢课等同反动政府斗争到底。在 6 月 7 号晚上北大学生的广播站还在继续广播。
北京市各高校在这个期间早就全面停课了,没有学生或者老师再继续上课, 北京市工厂企业绝大多数还是继续在上班,只有一些工人是自己个人的行为出来参加抗议活动,北京工厂企业基本上没有受到六四屠杀的影响。
6 月 7 号,北京以外的全国各地的抗议活动还处在高潮当中。武汉市的学生堵住了长江大桥的交通。合肥市的学生在合肥钢铁公司卧轨抗议 ,导致了合肥钢铁公司的原料进不来。 南京市的学生继续阻断了南京长江大桥的交通。西安市的抗议学生是到十多家工厂呼吁工人罢工 。
(林坪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