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年来在欧洲加快收购步伐,获取“中国制造2025”所需的大量高新技术,控股欧洲多个重要港口。中国并在欧洲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和“16+1合作”,其背后是否另有所图?在接下来的《揭秘中国锐实力》特别报道第十二集,本台记者林坪邀请专家学者,继续讨论分析中国在欧洲的影响和渗透。
中国商务部10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在法国、德国等49个国家和地区完成跨境并购项目265起,涉及制造业、交通运输、邮政业、采矿业等领域,实际交易总额433亿美元。中国官媒人民网的相关报道说,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大势未变,而且更强调“走出去”的质量。
其实,早在2015年推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后,中国就加快了在欧洲并购高科技企业的步伐,企图实现“弯道超车”。
中资大举收购欧洲高科技公司
2015年,株洲南车以约1.3亿英镑的价格收购了英国深海机器人生产企业SMD。2016年,中国家电企业美的斥资40多亿欧元收购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KUKA),引发德国舆论对本国技术流失的担忧。2017年,中国化工集团以约430亿美元价格完成了对瑞士农化公司先正达(Syngenta)的收购。
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投资、并购,在美国引发警惕、屡遭碰壁后,开始把目光转向欧洲。国际会计事务所普华永道(PwC)今年8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欧洲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首选地区。其中,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以108亿美元收购葡萄牙电力公司EDP,吉利90亿美元入股戴姆勒(Daimler),两宗交易占到中国企业今年上半年在欧洲并购总额的80%。另据法国媒体消息,中国最大的国有芯片制造商清华紫光集团今年6月签署协议,以约22亿欧元的价格收购法国智能芯片组件制造商Linxens,不过,该协议还有待法国、德国和欧洲监管部门的批准。
控股欧洲多个重要港口
近年来,中资企业还不断扩大在欧洲港口的股权和经营权。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今年10月报道说,中远海运、招商局港口控股公司和青岛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公司在欧洲16个港口以及码头终端持股至少20%。其中,中远海运集团目前已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比利时泽布吕赫(Zeebrugge)码头、西班牙诺特姆港口公司、鹿特丹Euromax集装箱码头的最大股东。
这些中国公司参股的欧洲港口,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点,也令分析人士担心,一些港口未来可能会被中国用于军事目的。2015年2月,中国海军第十八批护航编队就曾抵达中远海运控股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进行了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
“一带一路”令黑山债台高筑
除了控股欧洲港口,中国还借助“一带一路”,在欧洲一些国家承包陆上基建工程,并提供贷款。已有欧洲国家因此债台高筑,陷入困境。
例如,中国国企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正在欧洲小国黑山修建一条长达165公里的高速公路,该工程将连结黑山出海口巴尔港和其内陆邻国塞尔维亚。
不过,黑山目前已为41公里的一期工程建设背上沉重债务,被迫用提高税收、冻结部分公务员工资,取消福利的办法来解决其财政问题。路透社今年7月报道说,已无力承担更多债务来完成剩下的工程的黑山政府,倾向于建立一个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由外部合作伙伴负责建设和运营该公路,并有权管理该公路30年时间,以获得投资回报。中国路桥今年3月承诺在PPP的基础上完成对黑山公路剩余部分的建造。不过,今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黑山政府不要采用PPP方案,因为这可能引入大量债务。路透社报道说,黑山的这个项目在欧盟成员国和那些打算加入欧盟的塞尔维亚、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等国,引发激烈的争论,担心这是中共在欧洲施加影响的项目之一。
"一带一路"工程项目的不透明和其他问题也引发人们担忧。
中国超低价承建工程 赔本赚吆喝还是另有所图?
中国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克罗地亚承建一座跨海大桥工程。这是中国企业首次赢得一个主要由欧盟出资支持的项目。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网10月19日报道说,中国路桥赢得合同的报价比最接近的竞争对手低了近一亿美元。奥地利Strabag公司指责中国企业的报价低于项目的实际造价,对此提起法律诉讼,但遭克罗地亚法院驳回。目前,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正在调查克罗地亚是否按照符合欧盟规定的做法把合同授予中国公司。报道说,
由于担心中国企业可能破坏竞争、践踏欧盟劳动法,以及压低工资,欧盟一直对允许中国国有企业进入欧洲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市场持谨慎态度。中国国有企业通常自己带来建设项目的大部分工人,目前还不清楚克罗地亚跨海大桥工程有多少工人来自中国,他们的工资是多少。
“16+1合作”分化欧洲
除了“一带一路”,中国2012年与波兰、匈牙利等16个中东欧国家共同建立的 “16+1合作”机制,也在欧洲引发争议。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在2017年12月发布的报告认为, “16+1”无疑是中国对欧洲“分而治之”实践的一部分。
欧洲政客为中东欧合作、“一带一路”站台
为顺利在欧洲推动“16+1合作”、“一带一路”,中国高薪聘请了很多知名政治人物,为其背书。例如,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Jean-Pierre Raffarin)在各种场合为中国发声,呼吁法国和欧洲积极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目前担任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Sino-CEE Fund)的首席顾问。英国前首相卡梅伦(David Cameron)也在为支持中国“一带一路”项目而设立的价值10亿美元的中英投资基金中担任领导职务。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研究员戴昕昊(Thomas S.Eder)认为,“一带一路”并不像中国官方宣传的那样,会给中国和沿线国家带来双赢局面。“很大程度上,只对中国来说是个胜利。因为一带一路的基建项目合同,90%由中国公司获得,只有6%的本地公司和4%的国际公司获得了剩下的合同。”
不过,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亚洲和中国项目主任、法国外交部政策规划委员会顾问顾德明(François Godement)认为,人们不必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过度担忧,因为该项目类似上世纪60、70年代,由中国顶层政治人物发起的充满各种口号的大规模运动。
“然后项目仓促实施,很多资金被浪费,并没有太多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计划的逻辑性和相互间的联系。”
在顾德明看来,迄今为止,中国在欧洲推动“一带一路”并不顺利。
“在欧洲,(一带一路)项目迄今毫无用处,部分原因是,中国无法在获得基建项目的同时,提供欧洲人愿意接受的融资模式。中国贷款的利息对欧洲来说太高,缺乏透明度。缺乏竞争也违反欧盟的规则。”
顾德明认为,与中国在亚洲大规模开展的基建项目相比,目前,欧洲的“一带一路”项目更多的还停留在规划阶段,真正实施的并不多。
听众朋友们,您刚刚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制作的《揭秘中国锐实力》特别报道的第十二集。下一集将讨论中国对欧洲言论自由、学术自由的影响,欢迎收听。
(记者:林坪 编辑:申铧)网编: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