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周三表示愿意与欧盟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外界关注,中欧关系是否将因美国几乎全面的关税政策而出现解冻迹象。
去年10月底,欧盟对中国制电动车额外征收17%至35.3%的反补贴税。据法新社和法国《世界报》2月5日报道,欧盟还将考虑对电子商务进口征收新费用,以应对大多来自中国的廉价“有害”产品的涌入,包括对中国服饰销售平台Shein启动调查。
中国则是在去年10月以提高白兰地等欧盟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以及11月对欧盟乳制品和猪肉启动反补贴调查作为回应。周三,中国商务部以可能再度发生倾销为由宣布,延续2007年以来对欧盟马铃薯淀粉(又称土豆淀粉)征收12.6%至56.7%的关税。
![欧盟 乳制品 中国](https://www.rfa.org/resizer/v2/CTZ4K6GSPZAPNNPY3O7QFJ3A5Q.jpg?auth=63a25261532949cfcfa65152c1046a2740d4923dc61c382d3b073d3a3d865b68&width=800&height=532)
中欧特定产品贸易出现纷争之际,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期对华政策的发言却似乎出现和缓迹象,而中国外交部也在2月5日给予正面回应,引发关切。
美国制造业生产力与创新联盟(Manufacturers Alliance for Productivity and Innovation)前主席、华府智库哈德逊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杜斯特伯格(Thomas J. Duesterberg)告诉本台,“中国政府常以让步、投资或改善关系等承诺吸引欧洲,但这从未对欧洲带来实质性的成果。事实上,中国的重商主义政策对欧洲经济造成严重损害。尤其是在汽车、化学、机械等产业,欧洲制成品出口到美国和中国的市场,正逐渐被中国补贴的工业取代”。
杜斯特伯格说,就他的了解,德国和欧洲的企业家和政界,并非完全认同冯德莱恩的做法,甚至对此有所批判。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冯德莱恩近两周内两度表达,欧盟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去风险”之际,仍保有空间进行建设性的接触,甚至可以达成协议或共同的解决方案,扩大贸易和投资关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则是在周三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视欧洲为全面战略伙伴和多极世界中重要和独立的一极,愿与欧盟加强合作,妥善解决分歧,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相关新闻
中欧经贸关系真解冻了?
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高级分析师君特(Jacob Gunter)则以文字回复本台采访时表示,冯德莱恩的说辞并非意味着,欧盟将重回其在特朗普第一任期转向中国的老路。
君特写道,“欧洲了解美国总统特朗普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但也认为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具有不可持续性,而且还可能因为中国产能过剩的增长,出现恶化”。因此,他认为,“欧盟仍将沿袭过去几年的对华政策,也就是在贸易上,聚焦最为担忧的领域进行处理,同时加强其他大部分产品的贸易关系,作为欧洲稳定的源泉”。
2月1日,特朗普宣布对美国的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关税后,多次暗示下一个对象便是欧盟。目前,美国已暂停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25%的关税,对中国10%的关税则已于4日正式生效。
![蓝水大桥 关税 美加边界](https://www.rfa.org/resizer/v2/I5BTVQTF7BG3JNVWFFCTHN7TEA.jpg?auth=72732549c6fdd98a0e1b79e36b61a9b2265420279e4e1024c1b6c721a82b62cc&width=800&height=533)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2月2日,特朗普抱怨,欧盟不买美国的汽车、农产品,而美国却向欧洲购买数百万辆汽车、大量的食物和农产品。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德国之声报道,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卡拉斯(Kaja Kallas)近日多次警告,“贸易战没有赢家”。她说,如果特朗普政府对欧洲发动贸易战,不仅美国人民不会从中受益,“中国还将在背后发笑了”。她因此补充表示,美国和欧盟应该结成统一战线对抗中国。
专家:3月底前是美欧谈判的关键期
针对美国可能对欧盟征收关税的问题,据路透社报道,欧盟贸易负责人2月4日表示,希望尽快与美国进行接触。
杜斯特伯格也对本台表示,从现在起至3月底是美欧协商的黄金时间。
这是因为特朗普1月20日上任时发布“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备忘录,要求国务院、财政部、商务部、国防部和美国贸易代表等部门在4月1日前提交关于美国贸易形势的审查报告,并提出补救措施建议。
同时,欧盟暂停对美国产品征收“再平衡关税”的决定也将在3月31日到期。欧盟对美国产品征收“再平衡关税”,最初是为了回应特朗普第一任期对欧盟钢铁和铝征收的“232条款”关税。
中国电动车、新兴能源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引起全球关注,尤其被欧美等国视为强大的竞争对手。随着中国过剩产能的问题持续,中国电商平台低价的产品涌入国际市场,也引发欧美等国担忧。
目前,中国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旗下的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以及拼多多旗下的Temu正因涉嫌不实信息和贩售非法商品等原因,受欧盟立案调查。欧盟并在2月5日宣布,取消对价值150欧元以下包裹的免税优惠。据中央社报道,有不知名的欧盟官员简报指出,2024年有46亿件低价商品进口到欧盟,平均每天有1200万个包裹,其中91%来自中国。
美国也在2月4日暂停“小额包裹”(de minimis)的豁免政策,预计将给中国电商企业,包括Shein和Temu带来巨大影响。这些企业此前透过美方豁免政策,将单件商品直接从中国运往美国,以规避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
责编:梒青; 网编:何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