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来自生物科技、航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警告,有鉴于中国举国机制和军民融合发展的特性,如果美国不尽快与盟友合作拖慢中国的脚步,并加大资源投入基础研究,很可能会在这场竞争中失去优势。
中美竞争持续受全球关注,特别是中国在2015年推行《中国制造2025》政策以来,企图成为制造业创新超级大国。
2月6日,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United State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副主席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在“谁将是赢家”的听证会上表示,“基于中国军民融合的特点,也就是民用技术发展与军事创新相结合,这些产业政策必须看作是习近平打造世界一流军队目标的一环”。
薛瑞福说,中国的做法和政策持续“违背其对全球贸易的承诺”,目的“不仅是为了实现国内增长和自给自足,还包括确保中国在全球的主导地位,以及全球对中国的依赖”。
生物、航天与AI三个关键领域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举办的第一场会议便是就生物科技、航天及人工智能三个领域进行分析。
专家认为,中国是二战后唯一成功进入喷气客机制造业的国家,并在相关的关键稀有金属产业中扮演重要角色。不过,中国在引擎技术和全球产品支持系统方面,仍未赶上西方的领先水平。
至于生物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专家表示,如果美国再不尽快与盟友合作遏制中国的发展,以及投入资源加强基础研究,可能彻底输掉这场竞争。
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学教授恩迪(Drew Endy)说,“我们仅剩不到1000天的时间可以扭转局面”。
相关报道
恩迪说, 一年多前,他曾与新兴生物技术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mmission on Emerging Biotechnology)讨论过这个问题。但直至今天,美国仍处于讨论阶段。
恩迪表示,相比之下,中国政府10年前就在生物科技领域实施举国体制(all of nation),通过“房地产家族捐资数十亿美元改造深圳九层楼的鞋厂,建设世界级的基因组学设施,即如今的华大基因”。习近平本人还鼓励学生和企业家发展生物科技,甚至家长们找私教也以此为基准培养下一代。
恩迪说,目前,关于基因工程的奥林匹克竞赛,大多数团队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的研究也指出,2017年以来,合成生物学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研究,从过去多由美国科学家发表,变成大多数来自中国。
机器人制造生态系统
而在人工智能上面,华府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Jamestown Foundation)研究员张昆阳指出,“中国已经建立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制造生态系统……,供应全球一半以上的新时代工业机器人”。
张昆阳说,此外,在类人型机器人(Humanoid robot)的发展上,虽然特斯拉的Optimus广为人知,但仍处于研发阶段。中国宇树的Unitree G1模型则已展示出卓越的机动性,而且价格比西方便宜15,000美元。中国还将人工智能驱动的无人机与机器人作战系统整合进其军事战略中。“彩虹”和“翼龙”无人机不仅被解放军广泛使用,还出口到中东和非洲,打乱西方的安全利益。
不过,张昆阳提醒,尽管中国在上述几个层面领先美国,中国仍依赖外国供应商提供一些关键组件,如人工智能芯片、高端致动器(actuator)和机器人操作系统等。因此,美国还有机会与其他在人工领域领先的国家,尤其是日本、德国合作出口管制,以拉慢中国的发展进程。
责编:安克; 网编:伍檫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