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慕安会上拉欧离美 推动多极化目标

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于2月14日至16日在德国举行,中国外长王毅率代表团出席并发表演讲,强调中欧合作的重要性,并表示中国愿意成为多极化世界中的稳定力量。据环球时报17日报道,王毅外长在会议上以包容和亲和的态度向欧洲传递中国是值得信赖的伙伴的信息,并与德国总理朔尔茨、法国外长巴罗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等政要举行会谈。

王毅对欧洲释放善意强调战略自主

据路透社17日报道,王毅在演讲中强调,中国与欧洲的关系在当前国际局势下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美国外交政策日益倾向单边主义,特朗普政府试图绕开欧洲推动与俄罗斯的乌克兰和平计划,导致跨大西洋关系出现裂痕。在此背景下,中方希望深化与欧洲的合作,为全球提供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王毅外长指出,中国坚定支持欧洲作为多极化世界的重要一极,强调中欧之间的合作远大于竞争。环球时报援引数据显示,自1975年中国与欧共体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已从24亿美元增长至近8000亿美元,显示出双方经济合作的紧密性。此外,中欧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与此同时,中国正利用当前美欧分歧加深的局势,积极推动欧洲在全球治理和经济发展上采取更加独立于美国的立场,以减少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力。


相关报道

王毅访英前夕 首相府邀被通缉港人出席农历新年酒会

英外相向王毅提敏感议题 英首相或下半年访华


俄乌冲突依然挑战中欧合作

在慕安会上,乌克兰危机依旧是核心议题。据德国之声16日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在会议上猛烈批评欧洲,指责欧洲对俄乌战争的应对不力,并重申特朗普政府可能会调整对乌克兰的支持政策,这引发欧洲内部不安。在此背景下,中国展现了愿意在乌克兰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姿态。

王毅外长在发言中表示,中方自危机爆发以来,一直呼吁对话与协商解决争端,并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据路透社报道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家坤在慕安会期间表示:“中国愿意与欧洲一道,为乌克兰危机的和平解决注入新动力。”

然而,中方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仍引发欧洲部分政界人士的质疑。慕安会主席霍伊斯根在会议上质问王毅,为何中国仍在与俄罗斯保持紧密经济联系,而王毅则回应称,中国拥有庞大的天然气需求,无法完全切断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此外,德国之声报道称,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指责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民两用产品,并表示这可能加剧欧洲的安全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立场,实际上加剧了美欧在该问题上的矛盾。特朗普政府希望削减对乌克兰的援助,而欧洲则倾向于继续支持乌克兰。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试图借助自身的“和平倡议”将欧洲拉向一个更独立于美国的外交路径,使美欧分歧进一步扩大。

中国离间欧美 争取对美博弈战略主动

近来,美国在全球事务上的外交与经贸政策调整,使得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变得更加复杂。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通话,并讨论绕开欧洲直接推动乌克兰和平计划,这使得欧盟感到被边缘化。

面对这种不确定性,欧洲越来越关注自身的“战略自主”。环球时报指出,尽管欧洲内部在对华政策上存在分歧,一些政客仍将中国视为“制度性对手”,但从经济和安全角度来看,中欧关系仍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德国之声引述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姚洋称:“如果欧洲想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实现更加紧密的中欧合作,就需要奉行真正独立自主的对华政策。”

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展现了当前国际格局的变化,中国正在利用欧洲对美政策的不满,推动欧盟调整对华战略,并试图在国际事务上争取欧洲站在更加有利于中国的立场,并以此来赢得对美博弈中的战略主动性。例如,在对美贸易政策、科技合作、以及全球治理等领域,中国正不断向欧洲展示“稳定合作伙伴”的形象,以削弱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力。

在美国外交政策调整及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希望通过加强与欧洲的合作,成为全球稳定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中国的外交策略也显现出更为深远的意图,即利用美欧分歧,积极推动多极化目标,为自身争取更有利的国际环境。

网编:伍檫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