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接触升温 习近平普京通话巩固中俄“无上限”伙伴关系

在美俄高层接触频繁、乌克兰和平谈判升温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于周一通话,重申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然而分析人士指出,中俄之间的“无上限”伙伴关系并非坚不可摧,美俄停战谈判可能会撼动中俄紧密的战略互信和军事合作。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发布的消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于周一进行通话。

习近平在通话中强调,“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中俄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是患难与共、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真朋友。”他表示,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俄关系都将稳步前行,为各自国家的振兴提供助力,同时也为全球治理体系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普京则回应称,“发展对华关系是俄方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选择,绝非权宜之计,不受一时一事影响,不受外部因素干扰。”此外,两国领导人还就美俄接触的最新情况及俄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交换了意见。

在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前,中国与俄罗斯宣布建立“无上限”战略伙伴关系。过去十年间,习近平与普京已会面超过40次,普京更是频繁称中国为“盟友”。本次通话距离两人上次交流不足一个月,上次会谈的重点之一是如何在特朗普政府的可能回归背景下发展双边关系。


相关报道

“无上限”中俄伙伴关系的局限性

王毅喊话国际事务不能垄断 美俄中三角关系质变?

智库报告:中俄关系持续深化 美国应双线应对


中俄“无上限”伙伴关系能否坚不可摧?

美国白宫国安会原亚太事务资深主任韦德宁(Dennis Wilder)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分析说,中俄关系虽然紧密,但历史上曾经历多次波折,不应被视为牢不可破。

“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互相憎恨,毛泽东从未原谅赫鲁晓夫不向中国提供核武器援助。一位英国首相曾说过,‘我们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自身利益才是永恒的。普京和习近平都反对美国在欧洲和印度太平洋地区的霸权行为。因此,这种密切的关系对双方都有好处,中国也通过军民两用技术大力支持普京的战争努力。”他说:“美俄关系解冻不一定会打破这种纽带,但可能会令其松动。”

然而,近期美俄接触的加强引发了外界对中俄关系可能受到影响的猜测。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普京的沟通日益频繁,旨在推动尽快达成俄乌战争的停战协议。据路透社报道,华盛顿的外交举动被认为可能意图在习近平与普京之间制造裂痕,并将战略重心重新聚焦于与中国的竞争。但习近平与普京此次通话似乎旨在消除这种可能性。

美国智库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中国政治研究员牛犇(Neil Thomas)告诉自由亚洲电台,尽管中俄关系密切,习近平在俄乌战争爆发后一直未再明确使用“无上限”伙伴关系的表述。

他说:“这是他第一次说中俄是‘真朋友’。习近平希望加强北京与莫斯科的外交、经济和安全合作,但不想因完全认可和支持普京的战争努力,而招致额外的声誉损害和美国制裁。”

China Russia talks
中国国徽国旗与俄罗斯国旗 图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上前的中国国徽国旗与俄罗斯国旗 (路透社图片)

美俄停战和谈取得进展 中国将首当其冲

法新社援引外交消息人士指出,美俄官员本周二将在沙特阿拉伯举行新一轮会谈,而一周前,两国外长已在沙特举行会谈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消息人士透露,尽管此次会谈的官员级别低于前次,但仍是双方推进谈判的重要标志。

美国彭博社日前报道指,美国与俄罗斯官员上周在沙特阿拉伯就结束战争展开谈判,尽管中国对此表示欢迎,并积极寻求从乌克兰战后重建中获益,但北京也面临新的挑战。如果特朗普与普京达成协议,美国可能将战略重点全面转向印太地区,使中国成为新的主要目标。

韦德宁说:“(美俄)和平协议将允许华盛顿将军事资源和优先事项转移到印度太平洋地区,从而损害中国的利益。”

牛犇认为,中国可能不会直接参与乌克兰和平谈判,因为这一由美国主导的进程正在削弱欧洲对华盛顿的支持,反而对北京有利。此外,普京虽可能在与特朗普的谈判中寻求利益,但由于中国对俄罗斯的经济影响力日增,俄方不太可能疏远北京。

外界认为,参与乌克兰战后事务可能会影响习近平与普京的“无上限”关系。尽管外界对美俄接触的影响存在诸多猜测,但中俄关系仍在稳步推进。俄方已确认,习近平将在5月访问俄罗斯,而普京则将在8月底至9月初访华。

与此同时,中俄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也日益加深。近年来,两国联合巡逻和军事演习的规模和频率均有所上升,范围更是扩大至从阿拉斯加到台湾海域。美国《华尔街日报》指出,习近平和普京正在强化中俄军事合作,以测试美国及其盟友的防御体系,这对美国在全球的安全布局构成挑战。

责编:梒青;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