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上了点年纪的人都应该熟悉这段话:“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没错,这就是中国已故领导人毛泽东1939年12月21号发表的文章《纪念白求恩》中的开篇内容。
其实,不仅仅是白求恩医生,还有很多外国的医生,记者和志愿者(比如美国的飞虎队)来到中国,帮助中国抗击日本的侵略。
然而,这样的场景八十多年后又再一次出现,地点就是乌克兰。由于乌克兰在2月24号遭到了俄罗斯赤裸裸地军事入侵,全世界爱好自由和平的人民及政府都愤怒了,他们除了在经济上制裁俄罗斯,更在道义和物资等方面为乌克兰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于是在乌克兰就出现了千千万万个“白求恩”。他们当中有的是医护人员,有的是科技人才,更有一大批战斗经验丰富的退役老兵。据来自乌克兰方面的消息,目前已经有大约两万名志愿者加入到抗击俄罗斯入侵的乌克兰外籍军团。这些人就像当年援助中国抗战的美国飞虎队成员。他们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正义,为了和平,为了守护自己的良心和价值。套用毛泽东的话,他们把乌克兰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这就是国际主义精神。每一个中国人不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吗?
乌克兰的战事日夜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中国人也不例外。但是,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和听到的是与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民众决然不同的立场----为俄罗斯的侵略战争欢呼叫好,为发动这场战争的俄罗斯总统普京点赞,甚至夸赞普京是个“真男儿”。
一个人的观点和价值判断与他(她)所接处到的信息有直接关系,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是“揣着明白说糊涂”。那么,在俄乌战争期间,中国官方为什么要管控网民的言论?而这样做会有哪些利弊呢?在这次的“周嘉有话说”栏目里,我和周孝正教授就来聊聊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