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姓是母亲逃跑日本前夫留下来的,名字是英文小名转译,姓和名都不属于自己,人生像被夹在厚重书页中的老旧书签,除了标注历史的痕迹,谁都不是。要想正名,比东奥公投还难,区公所不认帐、市政府不买单、法院也要他提出不存在的出生证明。
64岁的林毅力(化名)、50'年代冷战背景下美军遗留的孩子,一生都在寻找和证明自己的美国父亲曾存在这世界上,和他一样的亚美混血儿,台湾估计有上千人,他们的身世不是单纯「父不详」3字可说得清,混血的基因不只刻在深邃的五官上、还埋藏在血液里代代传衍,今(2019)年美军撤台届40年,这些已老迈的混血儿,却仍在为自身及后代的名份奋战。
父亲,是林毅力人生最大的谜题。
30多岁开始起,林毅力便透过台北市赛珍珠基金会、美国赛珍珠总会、国防部、美国在台协会发送「寻人启事」,也透过自己的工作释放寻亲线索,早年开计程车、近年则经营音响店,无论载到的乘客或上门的顾客,他都不放弃试探、询问,期待找出美军父亲的下落。
这一找,花了他30多年,旅途还没走完,混血的脸庞却像烙印,困惑着孩子与自己,这出冷战的悲剧还在持续播送。
记者和林毅力相约在他的音响店,进门就是一面近乎落地的美国国旗,林毅力满脸灰白的烙腮胡和深邃的轮廓,几乎使我们以为置身美国,但他一开口,「气口」( khuì-kháu)十足、不经意流出的一句「干伊娘」,才又把我们拉回台湾传统市场里。此时的美国是他者,台湾才是自我的出身。
被寄错的邮件—林毅力的日本爸爸和美国爸爸
「每个人看到我都要问,你爸爸是谁?外国人喔?你们美国人怎样、怎样...,你很帅耶,长得很不一样。可是我是台湾人,只是爸爸是美军,跑了。」就这样简短几句应答,每每遇到不认识的人,林毅力要重复回答上数十次,这个状态直到今时今日都未曾停止过。
亚美混血儿在成长过程中,饱受歧视和异样眼光。(曾原信拍摄)
突起的颧骨、茂盛的毛发和坚挺的鼻梁,这些今时今日所竞逐的帅气外貌象征,在1960年的台湾社会中,却是天理难容的异端。林毅力说,50’年代初期,母亲为钱嫁给日本人后,日本战败,待在台南经商的日本父亲头也不回地丢下3个孩子逃回日本,留下嗷嗷待哺的一家老小。
为了养家活口,母亲开始什么工作都接,恰逢韩战打得火热,台湾身为东亚岛链围堵共产主义的一环,大批美军进驻台南空军基地,从美军福利社流出的洋酒、洋烟和美军补给品,如糖与蜜一般诱惑,「苹果、人头马和威士忌」顿时成为舶来品的代名词,刺激台湾社会的感官;彼时黑市交易开始热络,赚钱是第一考量,母亲参与其中,也不乏被军警逮捕的经验。
林毅力的母亲也是那时认识了隶属「美军顾问团」(Military Assistance Advisory Group,缩写「MAAG」)的父亲,他在50年代随着部队一同驻扎在台南空军基地,负责提供国军技术和训练。即便派驻亚洲前已组家庭,这段异国恋曲还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并且留下他这个「爱的结晶」。
这是林毅力(化名)的父亲Edward Goldsby,这张照片是他母亲留下来的。林毅力透过各种渠道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一处墓地,找到同名的Edward Goldsby,但仍无法完全确认就是他的亲生父亲。(受访者提供)
如同无数「亚美混血儿」产生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阵营绵延数十年的政治和军事对抗影响了全球的局势发展。冷战的触角在1950年代以后逐渐伸入亚洲地区,先是1950年的韩战,后是中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无论菲律宾、越南、韩国、冲绳、泰国甚至台湾,美军所到之处,除了战争的蹂躏,更催生了不少美军父亲和亚洲母亲所生的「亚美混血儿」。
如同林毅力父亲所属「美军顾问团」,即美国军事援助的一部份,在1951年《中美共同互助协定》的签订下,成为首批正式来台的美军军事顾问团。由于陆、海、空军皆有顾问团编制,美军足迹几乎遍布北中南;接续几年,随着越战的白热化,美军在台人数也逐渐攀升,期间中(中华民国)美共谱的《R&R休息复原计画》 (Rest and Recuperation Program)更是让街头布满了美国大兵的身影,自此,近万名驻台美军和每年来台渡假的4万名美军,直接导致了混血儿人数的急速上升。
【box—R&R休息复原计画创造的「Dirty Area」】
1965年,美军制定《R&R休息复原计画》(Rest and Recuperation Program),选定新加坡、香港、曼谷、马尼拉、吉隆坡和台湾等地,成为美军在越南战场外的休假天堂。根据《台湾观光事业调查报告书》和观光部的解密档案显示,当时每年约有4万名美军来台渡假,在1970年初期形成美军在台人数的高峰;休闲、酒吧、住宿、观光和性产业,此时也如火如荼的发展,台中清泉岗基地旁的五权路、大雅路陆续出现蓝天使、蒙地卡罗等音乐西餐厅,并陆续有4间酒吧、10间酒店、14间餐厅和蒸气浴店面开幕,被美军戏称为「Dirty Area」。
以当时交通部观光事业局统计,1965年《R&R计划》开办后,两年内渡假美军人数约为69779人,除了个人薪饷外,美军还补助每人125美元的休假补助金。以每人平均消费200美元为基准,粗估2年来就带给台湾将近5亿新台币的观光收入,不仅养活了周遭连带产业,也促成众多年轻女子投身酒吧赚取美金,以换得更好的生活条件。
就在大街小巷欢庆西方面孔到来、带动经济热络发展的同时,白皮肤的林毅力与黄皮肤的哥哥姊姊生活在一起,只是同母异父的几个孩子,虽然都跟着母亲日本前夫姓,但在他的美军父亲面前,当时哥哥姊姊都成了亲戚留下的孩子,妈妈也被迫成了「阿姨」。
「我不知道哥哥姊姊们是否恨我,但几十年来,哥哥们从来没有叫我一声弟弟,一直到这些年,唯一一个哥哥才终于在一场婚宴上,向别人介绍我是他的弟弟。」林毅力说,就连家人都很难百分之百接受混血儿的自己,何况是整个社会。
「所以对我来说,外貌就是一种烙印,就像古老的黥面一样,是罪犯的象征。但我犯了什么罪?就只是被生下来而已,但一辈子都得面对无所不在的歧视。」林毅力说,这张脸,拿也拿不掉,洗也洗不掉,人家叫我美国仔、大胡子,这算是好听的;不好听的,说我是「套的」、「混的」 ,骂我杂种,笑我怎么不会讲英文。
小时候忍不住骂,打架免不了,但要打打不完啊,摸摸头,认了,他说连吃饭、加油,都有人要嘲讽他的这张脸,哪怕是轮转的台语、还是一身台味十足的装扮,一讲出来,人家还是吓一大跳。
「问题还不是只有到我身上,混血是种印记,我儿子也拥有一张混血儿的脸。小时候他问我为什么,我只能笑笑地跟他说『长得帅,人家才会说你是外国人』。」言谈中满是无奈,林毅力说,美军父亲留下来的,不只是单纯的困扰而已,而是整个家族都要背负的沉重包袱。
即便在那个经济尚未起飞的年代,家里有时髦的电冰箱和电视机可享用,有红不溜丢的大苹果可吃,离开台湾后,父亲还每个月寄100美元来给母亲当作安家费,持续了数个月;但他终究还是拍拍屁股走了,回去和美国原有的家庭团聚。
「不讳言,我就是小三的儿子,冷战下的产物,我又有什么立场去为自己的存在辩驳呢?」对于整个时代,林毅力说他只像是个小小的干扰,像是被寄错的物件,但活到这把年纪,总是不服气的。有生之年如果能见到父亲,绝对是先给他两巴掌,再好好的抱他一下;哪怕他已经躺在棺材里,成了一句冷冰的尸体,都还是要为历史尽一点责任吧?林毅力恳切地问到。
不同于大部分早就放弃寻父念头的混血儿,林毅力依旧坚持着寻根的梦,因为他盼望这部横跨数十年的悲剧,能到他身上打住就好,不要再像怨灵般纠缠着后代。 「冷战的代价,很难说对错,如果能和平落幕,会是我人生最好的句点。」他说。
活了超过一甲子,追寻过去的动力还在,只是脚步逐渐跟不上了。近年来林毅力的心脏陆续装了4根支架,不知道人生什么时候会戛然而止,过去的历史如装在牛皮纸袋里的泛黄照片,已经开始斑驳
30多年来,他不断透过「客人」的网络寻亲,真的遇到贵人,透过一名音响店的客人协助,牵起了美国的线索,传来他父亲的下落,他几乎已经确认了父亲「Edward Goldsby」的所在地:美国印第安纳州,詹森郡,富兰克林市(State of Indiana ,Johnson county,Franklin)。
只是,照片里的父亲,已经躺在福乐纪念公园的墓地,编号18098777。
这是林毅力64年的人生中,离父亲最近的一刻,他再透过GOOGLE搜寻更多关于父亲的讯息,林毅力与自己人生的起源,隔着一张微微发热的萤幕,过去的片段仿佛还留有些许体温。
黝黑的诅咒—邱汉忠险从人球变人囚
白娃娃、黑娃娃、黄娃娃和红娃娃,当年,美军游经之地,留下各式各样的混血娃娃;据长年投注美亚混血儿工作的台北市赛珍珠基金会统计,台湾混血儿出生最早的约莫在1952年左右、现今约65岁上下,如林毅力便是最早期的美亚混血儿。 1979年5月3日最后一名美军离台,最后一群诞生的混血儿约莫就诞生在1979年,换算成年纪,介于40岁出头,肤色黝黑的邱汉忠便是亚美混血儿末班车。
中间的男孩是邱汉忠的小时候,他的头发很卷,肤色很深,看起来就像外国人。(受访者提供)
遇上美国大兵父亲那年,邱汉忠的母亲仅是17岁的泰雅族达观少女,邱汉忠父亲的资料只有模糊的片段:空军、弹药库兵种,驻地在台中清泉冈。唯一确切的资讯是邱的母亲和美国父亲曾在法律上的针锋相对、留下一纸1975年「台中地方法院」的判决。
这是美国赛珍珠基金会纪录当时邱汉忠的案例。(受访者提供)
判决书里仅提及邱汉忠的父亲名为「亚伦(音译)」,没有完整姓名、也没有年龄和军种军阶等详细资料;而邱的母亲则是因窃盗罪被判处6个月有期徒刑,缓刑2年。她遭判刑的理由记载如下:「我和他(亚伦)同居,没有任何代价,连零用钱也不给,我和他吵架,有告诉他不给钱我要拿东西去卖。」
这是邱汉忠小时后留下的照片。(受访者提供)
就这样,未成年的达观少女趁亚伦上班之际,窃取电唱机喇叭两个、地毯四条及电毯一条,转售获新台币4600元;判决书里,法官还给了以下评论:被告国中一年级肄业即到外地谋生,因虚荣心理作祟,加上物欲引诱而与美军同居,在此期间其同居人竟分文未给,一时气愤致触刑章,其情可悯。
就在偷窃事件爆发后一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森发表的《关岛宣言》,宣示美国将逐渐退出亚洲事务后,美军在台人数逐步递减,渡假美军人数因越战越南化而下降,驻军更是逐渐撤出;就在此时邱汉忠诞生,父亲亚伦也离开台湾,留下一堆谜团。
这是青少年时期的邱汉忠。(受访者提供)
未成年又未婚生子,长辈怒不可遏,逼着邱汉忠的母亲嫁到苗栗的客家庄内,有了继父,也有了姓氏和户籍,不过日子并没有就此一帆风顺。根据尘封了40多年的台北赛珍珠基金会档案显示,邱汉忠的继父不能接受黑皮肤、卷发的继子,连连拒绝承认并辱骂母子两人,两方的信仰差异也造成极大的摩擦,一边规定捻香拜拜、一边只做饭前祷告。结婚不到4年,邱汉忠的母亲就患上忧郁症,开始分不清幻想与现实。
「妈妈应该是把自己像基地大门一样关起来了,有的时候她认得出我是谁,有的时候不行,然后她开始把和父亲相关的所有信件和照片通通烧掉。」邱汉忠回忆道。
就在台湾嗅出以往冷战氛围下国际情势的丕变不久,1978年12月16日,美国提前公布「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宣布两国于1979年1月1日起相互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与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这股断交的怒火在台湾一路从南烧到北,到处都有爱国群众示威,零星火苗也蔓延到邱汉忠的母亲身上,一把将重回亚伦、美军和美好生活的希望全数烧掉。母子两人只得回到部落娘家,投靠祖父母重新生活,只是因为肤色和偏见,邱汉忠从未没有被村落和亲人接受过。
在赛珍珠基金会的访谈档案中,如此描述年幼的邱汉忠:「由于黑人的外貌,邱在村落及学校被视为『怪物』,致心里不平衡、人格发展异常,国小一年级即中辍,到处乞食流浪。」直到7岁,部落再也承受不了耳语,由村内神父向外求援,将邱汉忠送到台北福安育幼院,与其余数个混血儿一并收容成长。
「我才7岁,为什么要把我一个人丢在这里?」邱汉忠感叹,一直到上学之前,他都以为自己跟所有人一样,是黄皮肤的台湾人,直到同学和亲戚不断耳提面命,「你是黑人,也是黑人的儿子。」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不同,歧视将会跟着他一辈子。
身体的伤痕是最直接的证据,邱汉忠的右手上有一道横跨虎口、长达4、5公分的疤痕,那是国中一年级时同学用玻璃割的,已经数不清是他第几次和旁人发生冲突。飙车、打架、火拼和混帮派,在他长大的过程中同样没有缺席,怨恨帮他把路都铺好了,笔直通往如花火般短暂绚烂的生命终点。
「国中后我才被接回客家庄,然后去高职念电子科,但我被夹在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和台湾文化当中,四不像。你知道我最放松是什么时刻吗?竟然是和酒吧纯种黑人厮混的时候。」邱汉忠形容自己像个人球,被踢来踢去无处可归,年轻的心里满是怨恨,为什么他是混血儿,被生下来没有选择的余地。
邱汉忠希望能找到他的美国父亲。(曾原信拍摄)
时光倒回到20多年前,邱汉忠说,连照镜子时都很讨厌自己的肤色。满腔怨怼,只消零星花火就可以轻易点燃,让他差一点走上「美国博仔」林博文(注释--林博文出生于1965年,曾受赛珍珠基金会辅导,档案编号399。泛黄的文件上用英文记载着他的出生,是由于母亲在担任服务生时,遭美军强暴所致,因此对于生父资讯一概不得而知。而绰号「美国博」的林博文,最出名的并非混血儿身份,而是以凶狠、专抢赌场闻名,曾列为枪击要犯,因枪杀台中县刑警队长洪旭遭逮捕,年仅20岁就遭军法审判火速枪决。)的后路,拿枪与警察火拼,最终演变成家喻户晓的亚美混血儿悲剧。
他强调那时赛珍珠基金会最重要的,是提供心理上的辅导,慢慢将他导回正途;因为像他一样的混血儿,许多人都没有闯过歧视和不被社会接受的困境。像他就曾听闻一位女性友人,在发现自己是混血儿的事实后选择自杀,从此他再也没有听过她的消息。
退伍后,邱汉忠不愿步上大部分混血儿的后尘,开始循着一般人的步伐前进,工作、结婚、生子。只是婚姻没有撑过甜蜜期,离婚后留下三个女儿,最大的高中,混血却像诅咒一般重复上演。
「女儿跟我一样,大家总是问她为什么黑?她没办法认同自己,朋友也没办法认同她。」就像被关在透明的箱子里,肤色成了摆脱不掉的隔阂,邱汉忠说,这是混血儿最大的悲剧,他总是安慰女儿是特别的黑珍珠,「别人要黑还没得黑呢!」说这话的时候,他显得无奈又沮丧。
母亲这辈子再也走不出自己的困境,继父也在近几年过世,邱汉忠说自己已经不会再恨了,爱他们简单得多。 「因为牵扯在这个事件里的所有人,都是身不由己。」他强调。所以他开始翻阅过去的只字片语,试图拼凑美军父亲的样貌,只希望这段历史下的遗憾,到他为止就好。
只是陆续求助国防部、美国在台协会和各式各样可能的管道,既非美国公民、又不知道父亲完整姓名的邱汉忠处处碰壁,除了「深表遗憾、爱莫能助」外,还遭遇不少讪笑。
「找寻过往残缺的历史,我没有要贪图任何回馈,只是想知道他是谁,长什么样?看过以后,我的生命也会完整一点。」邱汉忠说。
美援利基下被牺牲的人生 却遭美国移民公法排除
对于这些冷战下的结晶,台北市赛珍珠基金会董事长尤英夫直指,自1954年「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签订后,光是上万驻台美军加渡假美军所留下的台湾混血儿,粗估就有一千人上下。
「这个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直到今天,亚洲各国都还有混血儿子女在找寻父亲。」他说。
不只台湾,光是美国赛珍珠基金会在1983年的评估,韩战以来,韩国已产生了1200名以上的混血儿,越战则在越南催生了3500名以上混血儿;其中,据美国总会最后的统计数字显示,全球混血儿数字最终停留在17521人,但多的是已经无法追踪的故事。
尤英夫说,就像赛珍珠总会中,还留有一面挂满菲律宾混血儿群像的墙,这些人始终不知道父亲是谁。
亚美混血儿,不仅是异国恋曲的浪漫后果,不少例子甚至是「性犯罪」下衍生的悲剧。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当时政府及法制单位对于混血儿问题所开出的处方,尤英夫说。毕竟相较于每年一亿美元的金援和基础建设的兴建,国与国的剑拔驽张被缩小成个人间的情爱纠葛;美军若犯下强奸、殴打等犯罪行为,比照大使馆享有司法豁免权,直至1965年《在华美军地位协定》签订后,危害中华民国安全、致人死亡、抢劫、强奸、纵火与非法持有与贩运毒品等重大罪行,在告知美方「撤回管辖权」后,台湾政府才有裁量权。
越战战事白热化后,美军驻台人数不断攀升,根据外交部统计,美军在台人数自1965年后急速攀升,由原本的3000多人一下来到7000多人,1968年更一度近万名美军在台;与此同时,两年内亚美混血儿的出生人数也从十数名暴增到30名以上。
隐藏在混血儿大量出生下的背景,即是前述性犯罪数量不断上升。据国发会档案管理局解密1966年外交部针对美军妨碍风化案的档案显示,当时累积了300多份涉及美军性侵猥亵的诉状及公文,均以庭外和解作收,不予起诉。而一份时任外交部北美司司长钱复写给外交部的签呈里(注--1969年9月8日以往我政府对于美军强奸案件,均舍弃管辖权,由双方和解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将肇事人移交美军当局自行处理。我政府舍弃之理由,主要是基于政治上之特别考量,盖一旦由我法院管辖,开庭侦讯时势必引起民众注意,国人对于风化案件特别敏感,尤其涉及美军人员强暴我国子女之案件,亦为匪帮及其他不法之徒利用,离间中美军民友谊。此外,我国法律对于强奸案之处刑亦较美军法为轻。基上分析,为避免引起不良后果,本案似应依照往例移送美军当局自行处理,不宜撤回舍弃) ,更可看出政府「息事宁人」的端倪。
基于美援等利基考量下,层出不穷的犯罪事件移交美方自行处理,档案里并未提及多数美军最终如何处置,真相就此石沈大海。与此同时,攀升的混血儿人数和火速离台的美军父亲,也形塑出各式各样的人生剧本,其中多数是悲剧。
林毅力、邱汉忠,皆是美军遗留的千名混血儿的缩影,这段埋藏了60多年的冷战遗绪,至今仍然在台湾社会发酵,两人同样穷尽毕生心力,找寻几乎不曾存在的父亲身影。
中美断交迄今40年,美国政府曾为了挑起混血儿的责任,在1982年10月通过《公法97-359号》(又称「美亚混血儿移民法」),允许50年代以后出生在南韩、越南、柬埔寨、寮国、泰国的混血儿,在具备美国公民作为经济担保的前提下,可合法移民美国,唯有台湾与冲绳两地,至今仍被排除在外。
台湾的混血儿不仅未被美国接纳、曾经连在台湾都难取得「身份」,是早年的「无国籍孤儿」。台北市赛珍珠基金会长年奔走努力,内政部直到1994年才修正老旧的《国籍法》,将原本的「父系血统主义」改为「父母双系血统主义」,才为部分没有美国父亲的混血儿国籍问题解了套。
「这已是政府所能做的最大努力了。」投注一生在辅导混血儿成长的赛珍珠前董事冯闲妹解释。已高龄80多岁的她,回忆多年来替混血儿寻亲的过程,数百人中,只有不到10个人成功找到父亲;她强调多半是美国军方不支持寻亲,而赛珍珠总会又不允许台湾有大篇幅的报导,怕引起更复杂的国际问题,导致万里寻父的下场,通常是一场空,更不用说台湾政府的弱势角色了。
在将近40年的家访历程中,冯闲妹说她始终忘不掉一句话,那是透过同事转述而来的,当时一名才中学的混血儿愤恨地说:「想要杀掉他妈妈,为什么要把他生下来?」
她说自己可以想像,血缘对于这些孩子来说,造成多大的伤害;不少混血儿的心声,都是自己不应该出生在这个社会上。肤色、失亲,他们一辈子都很难脱离这种焦虑的感觉,即便好像有成就了、外表光鲜亮丽,混血却终归是遗憾,很难真正走出来,这是大部分亚美混血儿的心声
将近50年的极权对峙,牵引着东亚岛国的命运,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即便战事停歇了,战争的影子却从未消失;在岛民尚未把根扎牢以前,战争就像洪水一样把我们冲走了。亚美混血儿寻父的故事,20年内,可能就将全数消失在岛上,但混血的印记和战争的代价,却会跟着这些家族流传无数个世纪。
本节目由RFA中文部与台湾网络媒体「报导者」共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