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习近平返回绝地,在梁家河开始“走群众路线”,生命从此改朝换代。
2020年习近平在全球信任度倒数第二,他主导的北京政权在美、加、德、澳、日、英等国,声誉也处于历史上最低点。这是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2020年6月到8月期间对14个国家民众的调查结果。不过这并不是全部。
自由亚洲电台,北明非常识。我是北明。毛主的习·习近平的权力路。
据悉,上述结果主要是由于北京对新冠疫情处理方式导致的。其实除此之外,就中国內政外交而言,习近平近年以最短的时间一举取得了十项伟大政绩,确是疫情中的世界各国人民无暇觉察的。我前两集就说过,诸如:垮了大陆经济、毁了国际环境、外汇储备见底、败坏了一国两制的香港金融贸易并摧毁了这个自由贸易中心、国际产业链断裂、失业率攀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弄得美帝陈兵西太平洋、战火一触即发。台湾、香港民众——根据前述的最近统计是全球人口对大陆人的认同率降至历史新低、彻底逆转持续百多年的美国对华友好态度和政策、不出一声让新冠病毒传遍世界、不发一枪让全球致死人超过百万,这一切导致习近平在中国坊间真实信誉降至谷底,低过此前他的任何一届前任,以至于人们宁愿怀念导致一亿人民非正常死亡的毛泽东, 也不愿看好这个毛主的习。很多人对此的评价是:他是帝国崩溃的总加速师,如此丰功伟绩,是因为他愚不可及。
是因为愚蠢他才取得如此“成就”吗?短期内爆发出如此的负能量,一举创下十个自取其辱的最高纪录,这已经不是愚蠢二字可以解释和涵盖的了。其实,习近平不是只用愚蠢两个字就可以简单概括的,否则,即便有早期其父亲鼎力相助和庙堂上下、大江南北反复的大跳槽的本领,他也不可能跨过其他太子党,最终进取中共中央最高权力圈。
习近平具有怎么的行事方式和性格特征?这一集北明非常识,我们看看习近平走上政坛之前的一两个行动指南和行事原则。
首先是“走群众路线”,这是一句中共八股,也就是中共的四书五经中的信条之一,意思就是取得人民的信任,跟人民打成一片,以便凡事能够依靠群众。
我们先来看习近平为何要走群众路线。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先生,第一代共产党人也是老革命,在中共内斗中失利,中共闻名朝野的所谓“利用小说反党”的罪名,就是针对以习仲勋为原型之一的那部小说《刘志丹》发明的。习仲勋由此被打成“为高岗翻案”反党集团的成员之一,戴上反党分子帽子,成为共产党的敌人。
1965年,习近平12岁,其父习仲勋挨整下放洛阳,文革期间被红卫兵批斗,更是遭受残酷迫害。 1968年,习近平15岁,父亲习仲勋被调回北京卫戍区接受“监护”。
家庭逆境导致习家子女在学校受歧视,习近平则因此与人打架,被扭送公安,以“少年反革命”罪名送少年犯管教所。
那时他是个受压抑、无出路、生活找不着北的愤青。
一年后的1967年,习近平16岁,到梁家河当知青。(习仲勋75年结束监护,又回到洛阳)我在这个系列第一集介绍过,他人到梁家河,根本不“插队”,游手好闲,形同浪子。几个月后撑不住苦日子,潜回北京,不幸先被关进学习班,后被关进派出所,还在北京海淀街一带被罚干苦力,最终发现依然走投无路,再回梁家河。
梁家河却注定成为他逢生的绝地。说服他在梁家河心安即是家的,是他家族两位共产党前辈,姨妈和姨夫。他们那时说话特别中听,大意就是要抓住群众这根自救的稻草:
“你现在这情况,不靠群众还能靠谁?““不搞好群众关系,是没有出路的。”
他因此听从劝诫,回到梁家河,走那个叫做群众的路线。 (姨父指点少年习近平:不靠群众还能靠谁/看中国 )多年后习近平回忆说:
“听了他们的话之后,我就按这个思路回去了。回去以后,努力跟群众打成一片。一年来,我跟群众一起干活,生活习惯了,劳动关也过了,群众见我转变了,对我也好了,到我这儿串门的人也多了,我那屋子逐渐成了那个地方的中心——村中心,时间大概是1970年。每天晚上,老老少少都络绎不绝地进来。进来后,我就给他们摆书场,讲古今中外。他们愿意听城里人侃大山,讲他们不懂的事,渐渐地就连支部书记有什么事都找我商量,他说,年轻人见多识广,比他懂得多。这样,我在村里有了威信。我那时不过十六、七岁,村里几个老头有什么事都找我商量。” (习近平:我是如何跨政界的/中华儿女杂志2000年第七期)
习近平返回梁家河后,确实一改从前风貌,过五关——跳蚤关、饮食关、生活自理关、劳动关、思想关——实打实地把自己变成农民(吳楠, 高晓《习近平与彭丽媛》,哈耶出版社)。如此一年,他在群众的认可中找到了自立自尊的人生的感受。他说:
“现在有的作家在作品中把知青写得很惨,我的感觉不完全是这样。我只是开始时感到惨,但是当我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和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活得很充实。”(同上)
从那时起,他再鼓作气,继续依靠群众“争取进步”,要在父辈的事业里出人头地。经过十余次申请,他终于从“反革命狗崽子”变成了一名中共党员,最后还当了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他确实赢得了当地农民的信赖,上工农兵大学回北京时,据说当地农民把他送出很远,依依不舍。
这是习近平走出自己的道路的第一步,这段经历无疑使他确认了一个成功的秘诀,那就是,依靠群众,赢得信任,走群众路线。
纵观此后习近平登上权力顶峰的政治准备生涯,他一直保持这个作风。在河北正定他“从政起步的地方”,他把群众路线发展到极致:遍走全县每一个村庄调查情况,衣着朴实,言谈谦虚,举止亲切,工作联系实际,保持了梁家河插队干活时练就的作风。
反对腐败这个习近平的看家政治本事,这也是从走群众路线这个原则出发的。在福建宁德他反腐起家的地方,他拍板决定动力就是群众:他与纪委副书记张经喜对话表示: 群众对腐败意见很大,所以宁可得罪两三千腐败官员,不能得罪三百万宁德群众。
习近平走群众路线的方式不只是嘘寒问暖,走走过场,在做县、地级干部的时候,他确实切实帮助解决民生问题,并通过剥夺官员们的贪腐财产,消解群众对腐败官员的憎恨,赢得他们对他的好感。直到很久以后,他权至顶级,走群众路线依然是他的政治法宝。2017年1月6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再度表示,要以人民群众为基础,抗击他要整治的贪腐官员,他说:"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不过那时的反腐败,在某种程度上 已经演变成为他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打击异己的借口。 (参见)
习近平走群众路线的另一个方式是尊重中共老同志。他善待自己父亲的老战友、老朋友自不必说,都是以伯伯伯母相称,官至省部级时更加殷勤,大致能做到不分亲疏,迎来送往、坐陪宴请,节日问候、病情探访、丧葬悼念……,他礼数周到,为此没少花时间和精力。
全心全意走群众路线和尊重老前辈,是习近平与其他太子党不同的行事风格。
此外还有一点使他相对特别,那就是比起其他同级别的官员,他相对清廉,在早期他发奋努力欲意破格进入第三梯队的时期尤其如此。
对此,不仅习仲勋的老朋友李锐印象深刻,中共党内对此也是有口皆碑,很得老人心。2005年,习近平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被时任中共中央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内定为“王储”,提议出自曾庆红。曾庆红为此指出的四个理由之一就是:习近平同志关心老同志、尊重老同志,善于团结不同意见的同志,又善于联系群众,清廉自律。(杨中美《习近平·站在历史十字路口上的中共新领导人》P.183)
了解中共党史的人都知道,走群众路线是共产党起家的本事。习近平的姨夫和姨妈告诉困境中的少年习近平要走群众路线,要依靠群众,是诚恳的。他们说:那时候他们作为东北大学生,要“展开工作”“都找机会往群众里钻”。这种方式是老一代共产党人走过的道路,更是共产党人发展、壮大的法宝。在下此节目里,我们回顾这个法宝,再进一步看看,走在群众路线上的习近平的性格、气质和与之相应的为人处世的特性,以及他的认知结构。
这是自由亚洲电台,北明非常识。毛主的习,习近平的权力路,习近平的行动指南:走群众路线初得正果。我是北明,下次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