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一个人对仅仅一件事,如六四运动的认识算为一度认识的话,鲍彤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不同于平常人的惯性思维,不落窠臼,能采用上溯其源、下推其流的思维方式,能将自己对六四运动的认识上溯到文革、反右、镇反土改、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国共合作、共产党建党初期的认识再次地来来回回,反反复复,从而完成了他的二度认识——孟泳新《向鲍彤致敬》】
6.4 三十周年忌日,【不同的声音】领衔采访鲍彤。
没有人能够统计得出,三十年来鲍彤接受了全世界多少次形形色色媒体的采访;更没有人敢说,在这些多如过江之鲫的形形色色鲍彤访谈中还有什么有关6.4的 “十万个为什么”没有被问及。
想做一个推陈出新的6.4三十周年鲍彤访谈,是一桩有难度的事情。
然而鲍彤就是鲍彤。年年6.4时节,鲍府线上,像是曲终人散,更似余音绕梁。
鲍彤祖籍浙江海宁,在上海长大。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宣传理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委员。曾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副主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中共中央委员、赵紫阳总理政治秘书、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共十三大文件起草小组组长、赵紫阳总书记政治秘书等职务。
鲍彤长期以来独家担任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
89为碑的漫长涉政经历中,鲍彤还拥有许许多多个“唯一”——
89年前:
唯一一位在任期之内深度介入政治体制改革并高调付诸于具体实施的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政治秘书。
唯一一位两次获邓小平“一个字不改”高度评价的中共重要文件起草人。
1. 1977年全国科学大会报告《科学的春天》
2. 1987年赵紫阳中共中央十三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
89年后:
6.4事件中唯一一位被判重刑的中共中央高官。
30年来唯一一位持续在海外发声的前中共中央高官。
【不同的声音】鲍彤访谈的大标题是《89为碑:鲍彤的两个三十年》。很多人一定会问:89的前三十年是什么?
1959年7月2日,中共党史上划时代的庐山会议惨烈召开。7月14日彭德怀上书毛泽东万言书,揭开了中共体制内绵延60年非毛化运动的序幕,也带出受访者89为碑前30年忘情投入中共高层非毛化运动的漫漫心路历程。
郭德宏:1959年的庐山会议,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整个国家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它不仅对彭德怀、张闻天、黄克诚、周小舟同志是一个悲剧,对毛泽东也是一个悲剧,对我们党和整个国家来说,更是一场悲剧。它对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庐山会议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开始走向政治分裂。此次会议上毛泽东破坏民主决策的机制而严重压制了党内的不同意见,毛泽东个人与其革命同事在国家建设的政策方面的深刻分歧成为日后文化大革命的重要诱因。
20年后的1979年初,11届3中全会后紧接着召开的,被称为“乘胜追击”的中共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这一会议被后人誉为“一次空前绝后的思想解放的盛会,以前没有过,此后近30年也没有,今后大概也不会再有。” 会上“发言最尖锐的有鲍彤、阮铭、李洪林等人。” 当时鲍彤37岁,发表的讲话后来收录成文字标题为《二十年间》,刊登在1979年2月7日《理论工作务虚会简报》总第152期上(目前网上已无从查找)。由于简报散发得很广,会上的离经叛道、惊世骇俗之论,在社会上引起了震动。按“文化大革命”中流行的标准,许多说法都是"反革命言论"。
鲍彤中共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主题发言《二十年间》,大胆触及了1959年庐山会议以来二十年间毛氏极左路线的蔓延滋长。
让我们进入:《89为碑:鲍彤的两个三十年》访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