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不同的声音:两面人胡锡进: “偶尔说句反动话”

0:00 / 0:00

法广去年下半年一则援引香港明报消息的报道让人印象深刻,大标题是《习近平欣赏的胡锡进文风成中国官媒标配》,摘要如下:

习近平不仅欣赏胡锡进的生动语言和政治立场,还肯定了胡锡进主动占领各种舆论传播平台,甚至在推特开设账号,又以短片的方式就国内外问题阐发意见。在有关批示中,习近平认为中国的文宣系统应该学习效仿胡锡进这种做法,既站稳党和国家的坚定立场,又团结广大民众和针对的对象展开斗争。纽约时报认为:在与美国公然竞争的时代,胡锡进现在越来越被视为一个替习近平政府发出好斗声音的人物。

【不同的声音】对上述明报消息源深表怀疑。这么多年了,习近平度也该度出胡锡进那种不帮忙净帮乱脑后嵌反骨的天赋两面人秉性,莫谈什么学习、效仿了,避之都唯恐不及,弃胡如弃履乃迟早之事。

何以见得?YouTube中国大陆问题评论家苏小和、薇雨对此有近似的分析。

近年来,受众对环球时报独夫总编辑胡锡进的感受可谓深恶痛绝,且民愤巨大,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互联网社会早已形成了一个广泛的厌胡统一战线,工农兵学商亦然,左中右内外皆准,除了那群边界不清面目模糊不可理喻的网络喷子粉色民粹主义病态组合体。

YouTube知名时事评论员李沐阳认为:

从香港的陶杰到洛杉矶的方舟子,从纽约时报到本台的特约评论员,海外对胡锡进现象的分析批判早已入木三分,以下是一组仅限于体制内党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厌胡文字”:

胡锡进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样的人居然是共产党主流媒体最著名的人,不能不说是共产党的信仰缺失。——《评单仁平(胡锡进)》殷惟侯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2020-4-10

“胡锡进现象”是极端民族主义与极“左”干扰的集中表现,其言论干扰党中央战略部署,误导民众,授人以柄,侵蚀社会风气。而且经常故弄玄虚,使人误以为他了解高层意思,以“忧国忧民”的名义出现,贩卖其观点,因此很有煽动性。一旦这位传道者“胡总”走火入魔,继续说假话、疯话,做出损害党和国家利益的事来,只要他一点导火索,后果不堪设想,历史教训不能忘记。——《胡锡进现象”:可怕的麻木》王老师 嘉兴质量网 2020-09-07

我特别喜欢老胡这样咄咄逼人最富挑衅性的刺激言论。更重要的是,从短短的几句灵魂拷问里,我看懂了老胡心中的“强有力”必须是武力或暴力,我更看懂了老胡及其后面势力最为畏惧的也只有武力和暴力。

老胡是春药是催情汤,是万艾可。我相信在老胡连番猛药进补下,老美一定会翘起,一定!

果然,这次老美不但翘起了,而且翘起就不再收工了。多谢老胡叫春叫的好,从九段线一夜之间陡变成共同的家园,虽然全靠老美的翘起,但老胡的叫春也是功不可没。

不过,老胡有时也像这立秋的月亮,阴晴不定。上次他那句“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我就非常不喜欢。堂堂手握核弹的大老爷们,居然开始下软蛋认怂,这不应该是老胡的一贯风格。——《老胡是个人才 说话算话又好听 我超喜欢》【看新闻】 沉雁 2020-08-20

进入本周【不同的声音】大标题《胡锡进 “偶尔说句反动话”》。

上半部分的文字和声音,仅展示出进而分析着胡锡进社媒言论凶恶的一面,作为中共体制内上层建筑领域一名才华横溢的两面人,胡锡进的牛头马面神首鬼面改头换面三刀两面玲珑八面东西易面,近几年可以说是玩的不亦乐乎淋漓尽致: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口头一套、行动一套,中国一套、美国一套,微博一套、油管一套,会上信誓旦旦,私下妄议中央,时而高谈阔论国家命运,时而牢骚满腹怨恨组织。荀子曰:“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有事说事:严格来讲,老胡那相对习近平战略部署的“反动话”可不是“偶尔”,是屡教不改的一贯寻衅滋事。四年前的一次波兰外访公款消费经济问题引发的党内警告,中宣部统战部中纪委犹犹豫豫迟迟疑疑至今没有把他拿下,已是一个奇迹。

曾记否民间对他的作派有一句“胡锡进滚蛋,中美关系好一半。”?

极为严肃的调侃!

胡锡进文体:

言党所不言 想党不敢想

施党所不欲 干党的脏活

横批:党同伐异

以下是一组10条针对上述廿字箴言的文摘:

1. 胡锡进微博 2020-05-05

在五一假期即将结束的时候,请允许老胡哭出声,为我的亡父在这个世上留一段文字。

父亲1929年出生于河南汝州胡庄。我的叔伯兄弟们都叫约翰、约礼这样的怪名字,后来我才知道胡庄是基督村。但那个家土改时被划为地主。

1966年,我们在北京工厂区的寻常百姓之家被抄。红卫兵把我们家箱子里的所有东西都扔了出来,把我的奶奶一把推到地上,骂她地主婆,奶奶坐在地上哭。一直跟儿子过的奶奶被迫从北京回河南老家,孤苦一人,她最后几年是由我的姨和舅舅们照料。这是个时代的错误,父亲无力对抗它,就在心里自责、悔恨了后半生......

父亲的性格有些孤僻,沉默寡言。但可能是因为有些文化,他骨子里又有对周围环境的清高...我猜他对自己后来一事无成一定充满了失望......

那么多年里,父亲把他的诗、画和战友这些信息都深埋在了自己的心里,生活无情地改变了他,哀莫大于心死,我觉得这话就是用来形容我父亲这样的人的...父亲的脾气暴,我觉得一定与他年轻时的浪漫和生活对这种浪漫的严重挫伤有很大关系......

直到后来完全成年了,知道了父亲年轻时那颗浪漫的心是如何被命运强行折叠起来塞到生活的平庸一角,知道了他的一生有过对无情现实一次又一次的吞咽,我们才有了对他更多的理解和心疼......

父亲如此逆来顺受,打掉的牙咽到肚里,但他向子女默默传递的呼喊却是:你们不能像我这样...随着子女们的足迹,父亲被折叠起来的浪漫似乎重新打开了,生命在以特殊的方式延续,前辈的理想和愿望也在后代的涂写中生生不息。

父亲胡克显千古。

2. 《这是我作为媒体人不想看到的一幕》环球时报2020-09-08

美国记者显然成为了中美政治摩擦加剧的牺牲品。我个人希望,中美冲突最好别在记者领域发酵......

3. 《胡锡进:有人不专注为国家和公众利益用好权力,只想着系紧个人的安全带》【环球网新媒体】2019-10-20

问题就出在,一些人对待“自主裁量空间”的态度是不正确的。他们坐在驾驶员位置上,本应想的是如何平稳到达目的地,但他们想的最多的却是如何最大化地保证自己的个人安全。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一些人的选择不是盯紧路况,而是把安全带尽量系紧,这样的话即使发生一些刮蹭,甚至出更严重的事故,他们个人也可以做到安全无恙。不应允许这中间有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总是想着如何保个人平安和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并不惜为此损害公共利益。

4. 胡锡进微博 2018-09-18

国庆节快到了,上外网极其困难,连环球时报的工作都受了影响,我个人觉得这有些过了...这个国家并不脆弱,建议还是要在我们的社会和外网之间多留出一些缝隙,这将有益于中国舆论场的强大与成熟,有益于科学研究和对外沟通,有益中国国家利益。

5. 胡锡进微博 2016-03-26

防火墙应是临时性措施,也应被看成一种应急手段。没必要推动它的长期化和不断强化。网络治理不应建立在对防火墙日益离不开的依赖上,那样的话会形成有害信息的堰塞湖效应,逐渐损失中国社会对于它们的承受力和免疫力。

6. 胡锡进微博 2016-04-11

我知道大家不喜欢防火墙,我个人也很讨厌它。

7. 《环时主编胡锡进谈中美关系、中国的新闻自由,与他亲历的春夏之交》REPOTOR Zheping Huang 2016-08-09

总体上,西方对中国的批评,包括人权对中国的施压,是有建设性作用的。它的建设性作用不是零。从历史的长河看,西方的压力对于推动中国人权的进步是起了正面作用的。

中国社会在分裂,价值观在分裂。媒体上的活跃人士,谁都不要想只有赞扬声,没有反对声......

我们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可能无形地会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对信息的选择未必全面。我认为会有问题...这是我们现在媒体的一个问题...我觉得这是我们整个社会弹性不够的一部分。我主张还是让更多声音多出来一点...所有这些指标都在告诉人们这个社会需要保持开放性。怎么保持?这是一个国家需要不断探索的事情。如果中国能和西方关系好一点,这也会有利于这样的开放。

我们作为一个市场化媒体,宽松度更大,报道的空间更大。我们可以说各种各样的话,而党媒、官媒他们不行。这种各种各样的话可能和官员们他们的感情、想法,有很多是一样的...我们把这些话说出来了,官员们可能也这么想的,但是把它变成政策,那是另外一回事。想法和政策之间有时候有很长的距离,有些想法也许永远也变不成政策。

我们和外交部、国防部的关系,也许就像是《纽约时报》和白宫、国务院的关系。

8. 《专访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 一个“复杂中国”的报道者》长江日报 2013年08月13日

美国体制相对于独裁体制有其好处,但是放眼当今世界,打击独裁的历史任务大体完成,现在独裁已不是人类的主要任务。

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有很多东西值得中国学习,“到目前为止,美国是人类文明综合发展最好的成果”。美国之所以成为美国,有其特殊的历史条件,不是任何一个国家都能成为美国,美国自身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只不过碰巧我们今天看到的恰好是美国最好的时候。

我当然很喜欢美国、欧洲,那边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有很多让人喜欢的侧面。谁能不喜欢呢?

美国很好,如果一下子能把中国变成美国那样,我不反对。

9. 《今天 没有第二支能够捍卫我们利益的力量》胡锡进微博 2019-06-10

我本人根子上挺崇美的,年轻时的那一轮思想启蒙塑造了我对西方文化的崇尚,欧洲启蒙思想家的伟大作品,美国思想家的激扬文字,还有入理分析,深深影响了我。

年轻时代的我曾经以为,我这辈子赶不上中国人的好日子了。我还记得读研时看的一篇文章,上面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越拉越大,我当时真是灰心极了。

我们中学的第一名学霸上世纪80年代就去美国了。旁边学校的第一名去了日本。我羡慕死他们了,但我没本事,只好在这个国家里凑合着过。

10. 《美国人民加油!美国的抗疫加油! 》胡锡进微博 2020-03-28

美国人民加油!美国的抗疫加油!老胡愿意跳出平日里与一些美国人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分歧,向抗疫中的美国人民表达坚决支持...新冠病毒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美国不仅是最发达的国家,也是全球很多活动的中心,它如果不战胜新冠疫情,这个世界不可能有针对这种凶恶病毒的真正胜利。

读到这里,一个完全不同于我们脑海里早已定格的“胡锡进脸谱”是不是呼之欲出了呢?

谨奉习近平时代与时俱进安全处事法则的胡锡进也有他的“三软三硬”:

对美国软、对欧洲软、接受媒体采访软。

对台湾硬,对香港硬,YouTube胡侃硬。

进一步深入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之一:胡锡进在自媒体以文字形式发出的对西方的仰慕,对体制的不满,对中共历年来犯下种种罪行的怨气甚至是可以认定的怀恨在心,这一切的一切,都仅限于墙内的社交媒体,诸如新浪微博、搜狐博客等等,在翻过这道墙,跨入自由言说的境外社交媒体之后,他反倒自我设限了起来:畏首畏尾,言不由衷,凶狠、残忍、嗜血、好战,顾左右而言他地充斥着虚伪至极的意识形态说教,相对新浪微博的一部分感人文字,反差和演变出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另一副嘴脸,上述墙内的这些阐述家族惨痛经历,展现历史残酷原貌,揭露中共阴暗面的难能可贵真实内容,在墙外的YouTube【胡侃】、【胡锡进@twitter】里,是半个字都找不到的。

这是不是习近平眼里的两面人?

抑或,这个利己主义者太过精致!

公平的看问题,和上述亲西方反体制开明言论大体一致的成批量高校教授,近年来因为相同或近似行为被赶下讲坛,被开除教职,被问责定罪,年老者甚至被剥夺退休金和养老待遇。在习近平苛吏酷刑思想管制时代,环球时报胡锡进总编辑却能够坐拥同样的甚至有过之无不及的言论而独善其身。

再怎么样,老胡至少也应当尝一回被党开除公职的滋味儿,和面对比他温和得多的许志永那“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四年刑期吧?

节目的最后,我们引用通常作为“一丘之貉”而与司马南金灿荣之流放进胡锡进现象兽笼里的解放军鹰派代表人物戴旭少将的一句话:

办报可以左右逢源,做人还是要有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