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大国攻略:蔡英文520谈话能避免两岸“极限爆炸”?

在美中新冷战的国际气氛下,两岸政治戏码即将接连上演,蔡英文总统五月二十号的连任就职讲话,和北京随后召开的全国两会,将把两岸关系带往何种局面,牵动台海局势。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教授刘国深近日撰文分析未来四年两岸关系“极限爆炸”的可能。指出美国对中国政策和中国自身因素的变化,两岸关系有如可燃物质和空气的混合比,已经接近爆炸极限浓度,只要火源的距离足够接近,两岸关系就有可能发生“极限爆炸”。

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的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指出,美国若无法在短期内有效控制疫情,中国很可能会进一步看轻美国,升高强硬处理台湾问题的动机。

值得注意的是,知名的《超限战》一书作者、中共解放军退役少将乔良在网上发表题为《台湾问题攸关国运不可轻率急进》的文章,他说现在不是武统台湾的时机,因为代价太大,第一要务应该专注实现“民族复兴”的长期目标。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在财新网的访谈说,美中台都对军事行动的控制都非常严格,即使擦枪走火,也能及时抑制,不让它发展成为战争。

台海情势诡谲不明,日本产经新闻台北支局的支局长矢板明夫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中共对台武统可能渐渐变成习近平的唯一选项。他说中共对台新的一套组合拳,包括人事和政策在今夏北戴河会议后应该会更强硬。他指出中共最有可能采取的方式是“克里米亚方式”,也就是制造混乱,不是正规抢滩式的战争,而是在大混乱之后以维持秩序的方式接收台湾。“克里米亚方式”亦即所谓的“混合战争”,进行资讯操纵或地下工作,以非军事手段进行扰乱的崭新作战形式。

矢板明夫的父亲是二战后留在中国的日本人,矢板明夫1972年出生于天津,15岁移居日本。1997年毕业于庆应大学文学部,同年进入松下政经塾深造(第十八期),研究主题为亚洲外交。他后来在南开大学担任讲师,在中国社科院读哲学博士。随后进入产经新闻当记者,2007年到2016年间由产经新闻派驻中国,2020年4月派驻台北。

以下为矢板明夫的访谈内容:

主持人: 您怎么看蔡英文第二个任期的两岸关系?

矢板明夫: 我觉得蔡英文第二任会继承她第一任的两岸政策,因为连任成功说明她的两岸政策得到广大台湾民众支持,特别是近一年来她经常提到“中华民国台湾”,作为她自己定位两岸关系的新概念。我认为这是李登辉的“两国论”,陈水扁的“一边一国”之后的又一个新说法。她认为“中华民国台湾”是台湾的最大公约数,得到最广泛人民接受的。但是当然中国不接受,中国既不承认中华民国也不承认台湾,奇怪的是蔡英文讲了快一年中国到现在没有对此回应,我认为中共对台政策现在是处于一个非常混乱的阶段,特别是习近平去年一月二日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提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甚至暗示武统台湾,习近平这个对台政策很明显是失败的,而且输得很惨,让蔡英文拿到最高票当选,甚至国民党主席江启臣也没有正面回应“九二共识”。习近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不但没有被执政党接受,连台湾的在野党正面回应也没有,中国如果再提“九二共识”的话,台湾没有人接应,中国会不会放弃“九二共识”回到一个中国原则,如果这样,将是对台政策的很大改变。

现在中国还有疫情,经济很糟,和美国关系也还在处理,他可能还没时间去定位台湾问题。台湾大选后很多人说刘结一可能下台,但一直悬着,可能还没时间处理,可能李克强工作报告,对台可能不会提出新的说法,而是沿用去年习近平的讲话。但秋天可能在人事或政策方面,可能制定全新的对台政策,应该比过去的对台政策更强硬。

中共对于蔡英文提出的“中华民国台湾”,怎样去抵制这个说法,他新的一套对台的组合拳最慢在秋天疫情后、北戴河会议后,一定会更加强硬。

台湾变成反共先锋 蔡英文如何掌舵?

北京即将召开全国两会,中国经济、美中关系、疫情、和台湾问题都是看点。(法新社)
北京即将召开全国两会,中国经济、美中关系、疫情、和台湾问题都是看点。(法新社)

矢板明夫: 两岸关系取决国际大环境,美中最近处于全面对决的阶段,前不久我去采访陈水扁时他说太羡慕蔡英文了,当时陈水扁“烽火外交”到处去突破,碰得头破血流,还被美国批评是麻烦制造者。现在台湾的国际环境很好,美日等国希望台湾能站在最前面对抗中共,但蔡英文可能想稍微站在后面一点。不过今年台湾大选结果说明台湾是站在美国阵营,站在中国阵营的输掉了。今后台美会更亲密,在以美国为首的反共阵营中,台湾变成先锋,今后类似这种事会更多,那么台湾该不该冲上去? 怎样冲上去? 怎样冲上去又能保证安全? 这是蔡英文的最大课题。

主持人: 两会的对台谈话现在大方向调子应该已经定了?

失板明夫: 如果没有疫情的话,今年两会可能就是新的对台政策出台,甚至开始对台新一轮的文攻武赫,但强硬态度应该是不会改变的。

矢板明夫: 武统可能变成习近平唯一选项

日本产经新闻台北支局支局长矢板明夫说,对台武统可能渐渐变成习近平的唯一选项。(陈美华摄)
日本产经新闻台北支局支局长矢板明夫说,对台武统可能渐渐变成习近平的唯一选项。(陈美华摄)

主持人: 最近台海网刊出一篇文章《2020年或是决定两岸关系未来走向关键年》中,指出今年将是大陆对台政策决定和统或武统的关键年。您怎么看?

矢板明夫: 如果韩国瑜当选,和统的可能性高。现在蔡英文当选,和统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以习近平来说,武统可能渐渐变成唯一选项。现在习近平根本没有和民进党政权对话的余地。习近平是一个非常爱面子的人,他在福建工作过17年,他上台时自认为是中共所有领导人里面最了解台湾政策的,他提出的政权口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就是包括统一台湾。这几年下来,对他来说,他的对台政策没有进步,反而让蔡英文连任,让台湾愈走愈远,他很难接受。武统有很多种,我最近出的书《人民解放军的真相》,其中写到中国对台最有可能采取的方式是克里米亚方式,也就是制造混乱,不是以正规的抢滩式的战争,而是在大混乱之后以维持秩序的方式接收台湾。这是中共思考武统台湾他们认为一个比较现实的想法。

主持人: 所以台海现在是一个比较危险的状态?

矢板明夫: 其实是很危险,如果没有疫情的话会更危险。但是这场疫情对台湾是好是坏也很难说。疫情迫使习近平在党内、国内影响力低下,因为内政、外交、防疫都做得一塌糊涂,这种情况下他会受到更多党内政敌的挑战,这时也是他想秀肌肉的时候。经常有一种说法是不要挑衅中国、不要刺激中国,否则会可能引起战争,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中共在历史上有九次对外用兵,完全都是因为中国国内的政治需要。

比如说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那是因为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刘少奇邓小平逼毛泽东反省大跃进政策中的错误,毛泽东从此大权旁落,丧失了经济上的主导权,为了拿回主导权所以他在中印边境挑起事端。

1969年珍宝岛战役中苏武力冲突,这是当时刘少奇倒台后,毛泽东想培养林彪当接班人,为了让林彪立功,所以在中共九大之前向苏联挑衅,变成武装冲突。

更明显的是1979年的中越,中越的武装冲突是因为1978年底邓小平在11届3中全会中拿到权力,他为了抓军权,所以发动对越南的惩罚战争,通过这个战争,把他过去第二野战军、就是他的部下那些将军全部提拔起来,从此掌握军权。

台湾对中国最严重的挑衅是陈水扁冻结《国家统一纲领》,这是有历史意义的,过去台湾的政权是说将来要统一的,陈水扁说不统一了。但是为什么中国没有太大动静呢? 当时2006年胡锦涛正在准备举办百年梦想的奥运会,对台没有挑起事端,所以陈水扁抓到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所以中共只有一些抗议但没有太大反应。所以,不是台湾挑不挑衅的问题,而是中国自己他想找事时,你再老实,什么也不做,他也会找事去攻击你。

矢板明夫: 中共“破罐子破摔”台海危险

主持人: 那现在中共内部的情况相对于当年办奥运,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矢板明夫: 现在已经破罐子破摔了! 当年如果中国对台有任何武力,奥运就办不成,全世界制裁中国,奥运会就没有人来。现在全世界已经80个国家要他赔偿,中国已经虱子多了不怕咬了! 所以其实台湾满危险的,按照他国内权力斗争的逻辑,有可能是台湾变成被害者。

主持人: 有一些观点认为疫情使得中国在全世界的形象差,习近平迫在眉睫的是搞经济,现在反而是台海最安全的时候。

矢板明夫: 所有的政治人物都知道搞经济是最重要的,但经济没有灵丹妙药,经济是自然规律,如果经济进入下滑区,使尽全身解数也解决不了,特别是习近平口号治国,他2012年接班时中国形势非常好,他如果有能力恢复经济早就恢复了,这时如果他要转移目标,如果能收复台湾就变成民族英雄,这种逻辑更符合他的思维逻辑。当然他敢不敢打台湾是另外一回事,他要评估。

主持人: 美中冷战下,两会召开后接下来习近平面对什么局面?

矢板明夫: 很明显他在国内政权出现混乱,比如说,他靠高压治国、靠警察抓人,但最近孙力军、傅政华、孟建柱,给他做打手的这些人一个个被抓,就说明向他效忠的人也出现松动,权力斗争已经波及到他最亲近的打手们身上,他现在政权处于非常不安定的状况,等疫情结束后,比如说八月的北戴河会议,就很有可能习近平的政敌们会对他的政权发起挑战,所以在他政权非常不安定时,也是台海非常危险的时候。

主持人: 但两会能召开,是不是表示习近平权力稳固?

矢板明夫: 两会能召开不能证明习近平权力稳固。中国现在问题已经很大,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框架,就像铁达尼号撞冰山后,完全沉下去还要很长一段时间,在船上还可以办舞会、拉小提琴、跳舞,现在中共可能正在享受这段时光。

两会看点关注“一带一路”篇幅

主持人: 今年两会的看点是什么?

矢板明夫: 最主要是经济,看推出什么经济政策。台海,外交也都很重要。另外还要看“一带一路”在政府工作报告以什么方式出现。“一带一路”本来是习近平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但很明显从去年四中全会之后“一带一路”提的愈来愈少,如果放弃“一带一路”就是习近平政策的全面溃败。政府工作报告每次都有一段专门写“一带一路”,今年可能消失或者仅带一句,或者不谈,如果又是洋洋洒洒一大篇,就说明习近平还是有主导权。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四中全会出来的声明是没有“一带一路”的。

撰稿人 陈美华 责编 许书婷